简论引导学生如何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更新时间:2024-03-23 点赞:29898 浏览:1347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工作,怎样正确的引导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关键。
【关键词】引导,尊重,理解,信任,关心,健康的心理
现在的中小学生正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中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从教育的角度讲,它意味着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里。教师起着决定性作用,学生是不是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他们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现代教育论认为:教育工作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在几年的教育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尊重、理解、信任”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主线。因此,教师必须要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着力用爱来感化学生。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逐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成为了必要。

1.“尊重”使学生体会到爱

每个人都有自尊,每个人都有获得尊重的心理需要。我们的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所以他们也希望获得尊重。因此,作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引路人,我们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从小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懂得尊重别人。
语文课上,老师拿着一张上面写着“饭”字的卡片问“这是什么字?”“吃”。一个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出了一个答案。老师反感地说了一句“你就知道吃!”这句不经意的话,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这个同学陷入了尴尬的窘境中,觉得自己无地自容,好没面子。课下同学们便给这个同学起了一个绰号“白吃”。自此,这个孩子便觉得自己失去了脸面,失去了自尊。起初,他只对语文老师产生一种“恨”,渐渐地他发现,仿佛周围的老师和同学都用异样的眼神看他,于是便开始“恨”他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他为了表示反抗,课上恶作剧常演不断,课下不完成老师留的作业,还与同学经常吵闹。久而久之,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飞速下降。试想,这位语文老师当时若以尊重的态度解决问题;从肯定他积极回答的态度为出发点先表扬,其后纠正他莽撞的错误答案。这个孩子以后又会怎样发展?

2.“信任”使学生有了自信

古人云“有威则可长,有信则可乐从。凡欲服人者,必兼备威信”。我想这句古训也充分说明“信任”在人和人之间的重要性。学生渴望老师的信任,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他们得到老师的信任,便会感到愉快,增强勇气,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产生锐意进取的心理。
新学期开始了,由于我是中年级的班主任,整天忙于大量的作业批改中。摘自: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ww.618jyw.com
课堂作业、家庭作业,甚至收发作业我都要亲自动手,怕学生干不好。有经验的老师建议我家庭作业可以让学生批改,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与学生坐在一起讨论如何开展这项活动。开始,我找到谁,谁都推托说干不好,怕出现错误。看到这种情形,我鼓励他们说:“我相信你们,经过努力你们一定会成功的!如果遇到难的问题,不知道如何判断对错,老师可以帮助你们。”听了这番话,学生开始动起来。由开始的只有学习好的学生参加,到后来学习差的学生也积极主动完成作业,拿起红笔给别人批改作业;从开始的只打“√”和“×”,到后来的精彩点评。就连平时寡言少语的学生,也开始向全班学生大胆地提出真诚的建议,并谈出了他们在批改作业中的收获。看着学生自信的目光,听着他们自信的话语,我给自己说:“我的做法是对的。”
事实证明,恰恰是信任沟通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教师与学生彼此信任,提高了我们教育的质量。教师和同学的相互信赖,不但为我减轻了负担,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我听到了他们的心声,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3.“理解”使学生懂得了爱

理解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理智的爱,是师生情感沟通的催化剂。“理解万岁”这句话道出了人与人相处的真谛。因为“理解”,我们化敌为友;因为“理解”,化解了多少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因为“理解”,许多人看到了前进的目标;因为“理解”,使多少误入歧途的人步入正轨……所以,教师要用好“理解”这把金钥匙来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
教师以平等相处的观点对待学生,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特点,了解孩子们成长的客观环境(主要是家庭环境),了解孩子们关心的事情……我们班的武聪同学是一个学习基础薄弱,自觉性差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主要原因是对知识的不懂。课下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对他说:“我知道最近你很少完成作业,你不要担心,这是很正常的。如果让任何人做一件他不懂的事,谁也做不好。特别是老师,如果让我给同学讲一道我不懂的题,我肯定讲不好。当然,由于遇到不懂的问题而完不成任务,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怎样把自己不懂的问题弄懂,从而更好地完成任务。”听了这些话,他激动地说:“老师,以后我遇到不懂的问题会找到同学或您讲。可是有时作业较多,我的时间不够用。”“那好,如果你哪天作业多,时间不够用,你就跟老师说一声,我们可以共同商议一个办法。”就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他不但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正确率还很高。
为了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我们要注重增进师生情感,要耐心地去理解学生。我们要经常进行“心理换位”,多站在孩子们的角度考虑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要求,孩子的苦恼。
学生不需要教师居高临下,他们反感体罚、羞辱、讽刺、挖苦和斥责。因此,教师要善于蹲下来平视学生,形成平等的“兄弟姐妹”式关系,并善于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正确对待学生,启发学生自我纠正错误,自觉反省,让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观点,给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给学困生以更多的关爱与呵护,真正当好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引路人。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