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合作者家长是学校品德教学活动合作者

更新时间:2024-03-06 点赞:4872 浏览:1246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学校品德教学活动任重道远,学校、社会和家庭应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这当中家长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一、家长是学生德育体验的启蒙老师

翻开《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源于:科技论文www.618jyw.com
不难发现,现在教材的家庭作业突破了单一书面形式的传统,大都是布置学生就课程的学习与家长交流,或者是为正在和将要进行的教学活动做准备,使教学活动能得以顺利开展。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对每个主题活动的家庭作业要用心、用情来精心设计,应该给点空间,给点时间让学生在学习每个主题活动时,能够以自主、生动、活跃的心态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努力完成作业,使教学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笔者在在教学《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布置学生的作业是:让学生自行去采访父母和长辈,搜集有关本地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民俗的资料或本地的居住、饮食习惯的资料,其目的是了解我国在农业文明生活中发展起来的春节等节日文化,理解本地民俗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增强对家庭成员的了解,感受家乡的变化,体验人们过节的愉快心情。如《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的家庭作业设计:采访父母和长辈,本地的饮食有什么习惯,有什么习俗?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解决,从而进一步了解由于农业的地域性差异,本地所形成的饮食文化和节日文化也各有不同,各有特色。
家长是辛劳的育花人,要默契配合孩子的德育实践和体验,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家长是学校最大的人才资源库

家长们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教学时,笔者适时邀请一些家长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家长是交通的,在讲到要遵守交通法规的时候,可以请家长到课堂讲交通知识,这样比较有说服力。教学《夏天,我们注意什么》一课时,可以请当医生的家长给学生们讲一讲“夏天怎样预防疾病”,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提高品德与生活课的实效性。
通过这样的活动,笔者感到请家长参与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不仅学生们的亲自实践有了保证,而且使他们的感悟和体验落到了实处。所以,只要教师有让家长成为教学活动合作者的意识,把家长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就能把教学活动真正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生活的空间里,实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有机结合,形成学校、社区、家长共同参与,真正起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道德认识的作用。

三、家长是教学活动的合作者

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需要家长的配合,品德与生活的教学需要家长的合作参与,需要从课堂向课外拓展,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许多空间,实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学习的有机结合。如我在教授《尊老敬老过重阳》一课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重阳节,我们能为老人做什么?”“平时我们要怎样尊敬老人?”教学时,如果只在课堂上进行说教,活动就只能停留在口头上,不能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体会也不是那样深刻。若要学生真正参与到家庭和社区中的尊老敬老活动,教师又不可能去一一落实、去指导。为此,教学时笔者就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家长成为课堂的合作者,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延伸活动中。笔者把这一节课的教学安排在重阳节前一周上,并制作了家校“联系卡”,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活动,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为家庭、社区中的老人做好事,做力所能及的事,关心、理解、帮助老人。由于家长的参与和支持,使学生尊老活动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不但解决了以前教学“只说不练”的问题,还解决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脱节的问题,使课堂教学、家庭教育和学生养成教育浑然一体,使得教学目标得到了真正的落实,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活动受到了家长的高度好评,在学生交回的卡中家长们写到:“感谢学校开展这样的活动,让我的孩子也学着关心、帮助老人。”“感谢老师的教育,因为要配合孩子的活动,我们家第一次过了敬老节。孩子要求我们一起给老母亲买礼物和洗脚,老人很感动,学校的活动也教育了我。”“孩子最听老师的话,家长说一千遍,不如老师讲一遍,这样的活动希望以后多开展,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习惯,我们会全力配合学校的教育活动的。”
小学德育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家庭、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的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校的配合和联系中弹性的延展。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让家长成为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参与到师生的教学活动中,建立学校、社区、家长共同参与形成合力的教育资源和优势,让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参考文献】
李新. 家校合作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2010.
刘翠兰. 家校合作及其理论依据[J]. 基础教育研究,2005,(09).
[3] 陈峥. 中美中小学家校合作的比较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04.
[4] 王艳玲. 英国家校合作的新形式——家长担任“教学助手”现象述评[J]. 比较教育研究,2004,(07).
[5] 何非. 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 曲阜师范大学,2006,(09).
[6] 彭茜、郭凯. 家庭、学校、社区合作的功能及其运行机制[J]. 教育评论,2001,(04).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