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浅谈语文教学中“实践性”

更新时间:2024-02-29 点赞:10783 浏览:4443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学生言语实践活动的核心任务是语感的获得。走进文本,亲近文本,反复浸淫于文本,实际上就是最本真的言语实践活动,最直接的语感训练。学生正是在不断地言语实践中,和言语的关系才逐渐转换,由被动地受言语支配转换到主动地支配言语。
关键词:语文教学实践性言语实践
新课标颁布实施已逾十载,公正地讲,语文教学并没有取得课标设计者当初所设想的效果。围绕新课标展开的见仁源于:如何写论文www.618jyw.com
见智的解读与实践可谓层出不穷花样繁多,然而成果丰富,实效却并不十分显著。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新课标中实践性理念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正确把握,本人不揣浅陋试就这个问题作抛砖引玉式的论述。
关于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性,不少老师仍然把它等同于“训练”,等同于“做作业”,等同于语文课上枯燥无味的字、词、句操练以及题海战术。可以说,这种“训练”以及题海战术其旨归或者说是价值观指向的是应试教育,学生势必是被动的,说这样的语文课堂是“心灵的屠宰场”丝毫不为过。还有一些老师,将实践性理解为“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由着学生对文本进行任意的生成,这样的课堂往往演变为严重地脱离文本,思绪满天飞,课堂是热闹了,好看了,可就是没有实质性的姓“语”的东西。结果是学生白忙活一场,还蹉跎了岁月。那么,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性到底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它是指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其核心任务是语感的获得,终极目标是语文素养的提高,其价值观指向素质教育。
笔者用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一问题。第一个例子是吕叔湘先生介绍一位美国女教师教莎士比亚剧本的方法:上课,她和学生一起念,她念一段,同学们也念一段,念完了,她就问:“有什么不懂吗?”一个同学说:“这几个字我不懂。”她就解释。所有需要解释的地方解释完了以后,她就问:“你们觉得这一段写得好不好?”有同学说:“看不出。”她就说:“再念一遍,再念一遍。”她又和大家一块念,然后她又问:“全懂了吗?”可同学们的反应还不那么活跃。她又说:“你们再念一遍,再念一遍。”于是又念了。就这么念来念去,大家就觉得这戏是不错,是写得很好啊!好了,就下课了。
在以上的例子中,学生即言语主体在自己“就这么念来念去”的不断的反复的言语实践活动中产生了“觉得这戏是不错,是写得很好”的认识,其实就是潜移默化地完成了语感的获得。在各种教法流派大行其道的今天,审视上述美国女教师的教法,发现她这种近似于“无为”的做法其实收到了删繁就简,直抵实践本质的效果。走进文本,亲近文本,反复浸淫于文本,实际上就是最本真的言语实践活动,最直接的语感训练。“阅读课就是读书课。”(张庆语)“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张田若语)二张的观点也许有失偏颇,但却不无道理。我们的课堂并不缺乏肢解式的条分缕析,少的是对文章质与文整体美的亲近。
另一个例子是鲁迅先生谈他学习作文的经历: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传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作法》之流,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他却决不说坏处在哪里,作文要怎样。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但偶然之间,也会不知怎么一来——真是“偶然之间”而且“不知怎么一来”——卷子上的文章,居然被涂改的少下去,留下的,而且密圈的处所多起来了。于是学生满心欢喜,就照这样——真是自己也莫名其妙,不过“照这样”——做下去,年深月久之后,先生也就不再删改你的文章了,只是在篇末批些“有书有笔,不蔓不枝”之类,到这时候,即可以算作“通”。
作为一篇杂文,鲁迅先生当然另有所指。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先生通过作文实践获得语感,最终又获得作文能力的过程。刚开始时,“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渐渐“卷子上的文章,居然被涂改的少下去,留下的,而且密圈的处所多起来了”,“到这时候,即可以算作‘通’”。整个过程老师并没有“传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作法》之流”,完全靠学生在言语实践中自己摸索获得语感,“实践出智慧”,斯言诚哉!反观今天我们的作文教学,各种作文技法不可谓不繁复,老师也津津乐道于各种语段篇章的组织构造技巧,但学生的作文仍未见有多大起色,现代作文教学欲走捷径,却欲速则不达。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这里指的是听、读、重写、抄写,用手用舌头去练习,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时时这样去做。”别人总结的文章技法,与言语主体的语感体验到底有隔阂,生硬地搬套过来,要么水土不服,要么缺乏言语智慧。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实践性,古人早就提出来了。《论语》开头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说文解字》解释“学习”的含义:“学,觉悟也;习,鸟数飞也。”用现代文来说就是,通过“学”获取知识,提高认识,获得感悟;而“习”则是将所学诉诸实践,并通过实践活动,获得对所学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体悟以及把握。学生正是在不断地言语实践中和言语的关系才逐渐转换,由被动地受言语支配转换到主动地支配言语。
注释:
吕叔湘:《吕叔湘语文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45页。
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70页。
(徐永志江苏教育学院运河分院运河高等师范学校22130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