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数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做到“生活即教育”

更新时间:2024-01-11 点赞:4952 浏览:1205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从陶行知的核心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出发,从体验生活实践,挖掘生活资源,捕捉生活现象等三个方面出发,探讨了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来实践陶先生的教学思想,体现新的教学改革理念。
生活即教育生活实践生活资源生活现象“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是教育的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乱七八糟的生活,便是受乱七八糟的教育。——陶行知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生活又是一种实践、更是一种参与,生活中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奇怪的现象,困惑的问题,他们都会调动全部的智慧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并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它是一种自主的体验,是一种自主的发展。现今,随着课程的改革,人们也越来越注重课程应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也就是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课程内容,因为真实的生活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从而也能使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发挥。
我所带的是综合高中班的学生,对于对口单招这方面,我深有体会。新的数学课程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参与,没有学生主体参与的数学教学决不是数学改革的方向。综观当今数学教学中仍存在知识传授与智力发展相脱离的高分低能现象;作业布置中的题海战术即高耗低效现象,而这些弊端的形成都是跟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不力有关,那么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怎样的途径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来呢?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对这门学科感兴趣了,想学了,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而这很大程度上需要我们老师从生活出来,在生活教育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数学的美。

一、体验生活实践,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陶行知认为:“生活主义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生活”不是人们通常狭义的理解,而是“包含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的意思”。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贴近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也就越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体验生活实践来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
如在讲分段函数时,我让学生说出自己在生活中体验到的具体活动,学生们非常踊跃,有的学生说:老师,我在家用水壶烧水,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变化是不是啊?有的同学说:那老师我在医院感冒挂水之前,测量体温时,体温和时间的变化算不算啊?还有的同学说:那我周末出去逛街打的,计程车的里程表和票价的变化是不是啊?我对学生们的回答都会心的一笑,点了点头。在学生面前如果只是枯燥的讲授什么是分段函数,分段函数的性质,所有这些用空洞的说教都不能同再现生活的情景相比的,那样的教学,不仅在课堂中营造不了浓厚的生活氛围,还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活跃不了课堂气氛,使孩子学得单调、枯燥、无聊。

二、挖掘生活资源,体现学生学习的价值

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
例如,在讲授立体几何中的线线、线面、源于:高中英语论文www.618jyw.com
面面的位置关系的时候,实例是很有说服力的,往往这样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特别深刻,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让学生去把握一些典型的反例,相信同仁和我在这有所共鸣。例如,“墙角”这个反例可以将如“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平面平行”等命题否定。
高二下学期的导数应用中“求极值和最值”的教学,学生对“最值”容易理解,而对“极值”颇为费解。对此,我是如下教学的: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函数的“极值”是一个局部概念,函数的“最值”是一个整体概念;“最值”要么没有,要有也只有一个,而极值要有的话可以不止一个。例如,江阴有好多镇,每个镇都有“首富”,都可以看成是“极大值”,但是江阴“首富”只有一个,便是“最大值”。另外,还要告诉学生极小值和极大值间没有必然的大小关系,不妨也可以举例加以说明,学生听后津津乐道。
如果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三、捕捉生活现象,拓展学生学习的渠道

学生的兴趣是我们教育的支点,高中的课程总地来说,比较单调,比较枯燥,而且对于学生的思维要求从简单的形象思维到严谨的逻辑思维,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一种恐惧感,当然我也很清楚综高班的很多学生数学的“底子”不是太好,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该不断地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中的“热点”,在课堂上紧随时代步伐,不断推陈出新,来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如对于命题中的“充要条件”的教学,学生对“充分条件”易于理解,而对“若B,则A”定义A是B的必要条件颇为费解。其潜意识认为,A是B推出的结论,怎么能成为B的条件呢?对此疑难,教师若适当的比喻:天上有云不一定下雨,但下雨必须天上有云,因此有云是下雨的必要条件。学生会心一笑,立刻明白了其中的缘由。我们对在教学中所打的比喻,也应尽量紧随时代节拍贴近现实生活。前面是对“必要条件”的老比喻,而现在可改为:买彩票不一定,但若必得买彩票,所以买彩票是的必要条件,学生不由得对这个精彩的比喻拍手叫好。
这就是身边真实的生活,这种生活的真实性给学生的体验会很深,正如陶行知所说“整个社会是我们的学校,全部生活是我们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全部生活。”是啊,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站在这样的高度来审视学生的学习,就会非常认真地关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每个环节,精心构建,但又不留痕迹,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总而言之,生活是丰富的,因为我们每天置身于生活中,每天在演绎着各种不同的故事,所以我们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实践,挖掘出生活中有用、趣味的资源,用心捕捉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这样的学习才可以真正地体现我们新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真正地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表达,这也是生活给予我们最美的化身。每一位同仁我想大家和我的感受一样,那就是我们的教育之路还很长,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刘瑛.开发“情商因素”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数学通讯,2005,(9).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华文出版社.
[3]张少儒.漫谈数学教学中的难点突破.数学教学研究,2005,(7):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