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刍议刍议小学语文课堂特点教学学术

更新时间:2023-12-21 点赞:16921 浏览:7256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这种“以人为本”的科学教学观下,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发展他们的个性,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开放呢?本文从语文课堂教学中呈现方式的开放、内容的开放、师生交往的开放、教学问题的开放等方面来阐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放
: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228-01
作为教师,一个魂牵梦萦的话题,便是怎样上出一流的“优课”。如今在新课程理念的召唤下,我们不得不又一次问 ,课堂教学本身是什么?我认为,课堂教学本身是学生生命整体的体验和发展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让每位学生充分地参与体验、探究、操作、思考,彻底改变教书主讲、学生主听、教师画好了道学生跟着走的局面。
“教育者要有力量,就要像母亲那样关心和注意儿童的心灵”(裴斯泰洛齐),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来了,我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堂课了,而是学生经历一次“科学家的探究”活动。在这种环境下的学生,才能主动发展,在这种环境下的课堂,才能使“面向全体学生”不成为一句空话。
那么,在这种“以人为本”的科学教学观下,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发展他们的摘自:毕业论文摘要www.618jyw.com
个性,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开放呢?

一、呈现方式的开放——让学生有一课快乐的“心”

刚拿到“语文”教材的老师都感觉很精美,可教学时却很不习惯,因为比之旧教材少了现成的教学内容,少了固定的教学要求。我们知道学生有好动、好奇、好胜、好表现等心理特征。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情景来“包装”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形式中感到学习是一件舒心、快乐的事情。

二、教学内容的开放——让学生有一颗平常的“心”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来研究,显得更具有生活性、实践性和知识性,这样能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关注生活、增强生产生活中科学的意识。从而让他们从生活中学到科学知识,初步懂得一些科学原理,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基础。

三、师生交往的开放——让学生有一颗积极的“心”

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生活在敌意当中,他就学会了斗争;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改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种平等、自由、激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积极的学习。
1、师生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教师要放下“架子”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评价者,倾听学生的心声、点拨学生的思路、助燃学生的热情。
2、生生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在学生的合作交流时帮助他们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赖,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虚心向他人学习请教的良好风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交流中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学会分享他人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问题的开放——让学生有一颗灵动的“心”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学生的思考、探究、创造来自于问题。如果一节课学生一个问题都没有,一个问题都不问,不是好课。没有问题就成了最大的问题,因为如果没有问题,说明教师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机会;没有问题,说明教学是浅层的、表面的,学生没有深层次的思考,没有一种脑力激荡,没有一种思维碰撞。

五、教学方式的开放——走出课堂,让学生有一颗参与的“心”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二三件事。我们都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可见,教学做的统一,有利于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中获得真知灼见。所以我们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中学习,是对“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极好诠释。也符合“既教书又育人,既管课内又课外”的“大教学观”。“生活中教,游戏中学;教在有心,学在无意”的教育理念也讲的同一道理。
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浓厚的氛围。比如在我校就举办“我看历史人物辩论会”、“历史故事演讲会”、“语文知识抢答赛”、“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成语填空”、“歇后语我来补”、“小谜语大智慧”、“你送我一言我还你一语”、“活动我策划”等活动;组织学生收看《百家讲坛》、《湖湘讲堂》等电视节目;办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等;同时还组织了班报编辑部、通讯小组、阅读与写作兴趣小组;学校还办了校报和学校网站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学生就会在这“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的浓郁的氛围中享受着语文学习的乐趣。
总之,我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特色课堂之路,不断学习、实践与反思,提高科学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课堂教学更丰富多彩,重新焕发起生机与活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