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探探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生

更新时间:2024-03-24 点赞:8999 浏览:3406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实践性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校企合作办学作为一种实践性较强的职业教育形式,适应了社会生产发展的需求,使企业和高职教育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高职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是对资源的互相依赖,高职院校需要增加收入,企业需要稳定的人力资源,这种资源依赖性是形成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基础。校企合作是互惠互利的,为了双方的共赢,就必须建立协调、均衡、有效、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选择合适的合作模式。不过由于我国校企合作办学多为自发性、零散性的,因此,也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如何解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问题,发挥合作机制的作用,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原因、基本特征,指出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及问题,探讨了校企合作的分类模式,并提出了构建或改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的措施。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基本现状构建完善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高职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高职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能够满足社会对专业性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时也能适应企业人才的机制。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主要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状况而产生的,这种模式在国外提出与发展已久,并且其机制也十分成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专业性人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起步时间较晚,并且没有的鼓励和政策引导支持,其多呈现零散性和自发性特点。尽管如此,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仍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在社会上取得了不俗的成效和口碑,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是按照企业的需求进行专业的设置,在课堂教学方面进行实践培训,同时在学生毕业时能够直接择优进行企业对口岗位工作。这种人才培养及办学模式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化、职业化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但是现阶段校企合作模式在高校扩招、教育改革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这种合作模式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尤其是双方利益点的平衡方面,更是直接影响校企合作的稳固、有效与持久,如何寻找二者之间的利益结合点,构建校企合作的有效运行机制,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社会必然性

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是给予资源的互相依赖,高职院校是以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具有专业技术、更加符合社会企业需要的人才,而企业也需要人才的支撑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符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与内在属性,其发展有着社会必然性。
1.校企合作是社会化大生产对于专业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企业对于仅仅拥有理论而少实践的本科、研究性人才的需求逐步减少,相反却大量需求拥有专业技能及实践经验的专业性人才。现代工业对于人才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通过校企合作才能更好地使高职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不同层次的专业性技术人才。
2.校企合作是企业不断发展,不断需求多种类人才的必然要求。现代企业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新型技术更新频率较快,传统高职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企业技术更新的步伐,导致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脱节。校企合作能够紧跟社会企业的发展方向,为企业新型技术种类专业性对口人才,满足社会对于新型人才的要求。
3.校企合作是双方互惠互利,资源互依的必然结果。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同时招收一定比例的高考生资源,缓解高等教育的压力。同时社会企业也需要专业性、实践性的人才,校企合作能够有效地满足双方的目的,使二者能够找到利益的结合点,互惠互利。

三、我国当前校企合作的模式与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的模式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实际上市模仿实践教学的一种样式,也是实践教育的延生。在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模式:
1.校企股份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指独立的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以股份合作的方式进行合作,企业向高职院校注资,并直接参与学校办学,享受学校的科研成果和人力资源。
2.企业主导型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企业自行投资办学,对学校拥有管理权,独享学校的成果。
3.学校主导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学校自行投资兴办产业,以学校为人才培养基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层次较浅。现阶段的校企合作主要是为了自身的发展、生存而主动进行合作。双方的合作仍然停留在项目的支助、学校基地的援建、员工的培训等方面,合作层次较浅,未能建立一个有效的、长期的合作机制。
2.企业参与程度不高。由于我国校企合作的起步时间较晚,企业对缺少实践经验的合作制度的信任度不高,因此,导致社会企业的参与度较低,并且不积极。
3.缺乏政策制度保障。虽然现阶段我国校企合作发展较为良好,但是至今为止,仍然没有有效的、专门的制度和政策给予规范和支持,使得校企合作机制缺乏完善的统筹机制以及合理布局。

三、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没有制度的保障和政策的支持,校企合作即使在现阶段发展较为良好,但不保证今后不出现风险,只有政策和制度的保证,才能强有力地保证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地运行下去。
2.实行多样化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政府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并对校企合作进行鼓励和激励,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选择多种合作模式共进的方式,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机构,加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互动,将产学研紧密结合起来,共享利益关系,真正实现企业与学校的深层次合作。例如订单培养模式,我院与国内知名企业吉煤集团、中煤建筑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煤第一建筑有限公司、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等签定近500人才培养计划,由企业对我校签下订单,对其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企业向我校提供实训设备,利用院校培训机构来培训企业员工,并提供奖学金,以合同订单的形式将双方的关系转变为利益合作,使双方都能积极关注、执行和维护校企合作的过程和成果,并且使得学生一出校门就能得到一份就业选择,扩大其就业门路,形成招生和就业的良性循环,使家长、源于:论文参考文献www.618jyw.com
学生、学校、企业都能找到各自的利益平衡点。
3.强化社会评估机制。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要注重质量教学,重视办学过程中的教学投入和成果推广,吸收社会企业主动参与学校的研究和人才培养计划中。并且建立完善的社会和院校、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机制,强化社会对于校企合作成果的评估机制,增强社会各界对于校企合作的信心和支持。
4.校企合作在不同专业方面进行分层次合作,梯形合作,使双方得到共赢。高职院校在于企业进行合作时,要进行专业商讨和计划,形成多层次的合作体系。例如,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企业进行特殊的院校职业指导和内部招聘会等,另外企业也可以派遣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亲临学校进行办学指导,审核院校教材和上课内容,同时为学校教师提供进入企业进修的机会,与学校形成多层次的合作。
5.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高职院校与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的建立必须由政府部门开头,适当引导和激励,维持企业和学校的利益平衡;给予行业一定的行政补贴,以减税等方法鼓励企业与院校进行合作;规范对校企合作的管理,协调学生、家长、院校、企业之间的矛盾,平衡和保障各方的利益。
四、总结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是现代化社会教育与经济需求的必然结果,它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一种新兴的教育培养模式。在现阶段我国的校企合作起步较晚,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是我们要坚持建立校企合作的长久机制,走可持续化校企合作之路,为改善我国经济社会人才需求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方德英.校企合作创新——博弈、演化与对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国际比较.高教探索,2004,(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