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发学生低年级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更新时间:2024-03-21 点赞:17911 浏览:7459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开端,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效果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从借助教具,为新知做好铺垫;借助谜语、游戏,激发学习兴趣;启发提问,调动学习积极性三个方面,就低年级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探讨。
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学生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效果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重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研究他们学习掌握知识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就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看法。

一、借助教具,为新知做好铺垫

由于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好奇心强,他们对具有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等比较敏感,特别是对那些能充分演示过程的活动教具、学具及电教器材更感兴趣。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学具及电教器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把那些从现实生活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数和形的概念,具体形象地重现在课堂上,引导他们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如教学“把12根小棒分成两堆共有几种分法”时,应让学生每人都准备12根小棒亲自动手分一分,然后看有哪几种分法,一方面,使所学得的知识比较牢固,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时,让学生先摆10个三角形,然后在下面摆6个圆形,并向学生说明摆的时候要从左边起,把圆形和三角形一个对着一个地摆。教师问:“哪一行摆得多?看看第一行里的三角形哪一部分和圆同样多?请你们用手指画一画,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看看画得对不对?再画出三角形比圆多的部分。”接着问:“同样多的有几个?三角形比圆多几个?”再启发学生想,三角形比圆多,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哪部分组成的?多的部分是几个三角形?从而使学生直观地看出三角形多,圆少,三角形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圆同样多的部分,一部分是比圆多的部分,从而体会到多的数能分成两部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借助谜语、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枯燥,没有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刚入学不久的学生在认数和记数时,还离不开具体形象的事物及他们对一些有故事情节的上口的语言感兴趣的特点,在教学中要设法给教学内容赋予一定的感彩,把数学知识渗透到童话故事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二年级《小时、分、秒、的认识》时,首先让学生猜这样一个谜语:“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跑的路程分长短,最后时间却一个样。”然后又根据书本四幅插图,编出一个小朋友是如何爱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故事。这样很自然地使学生认识了钟表、小时、分、秒,同时又及时地向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学生学习情绪也自然高涨。
通过一些恰当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学生摘自:硕士论文答辩技巧www.618jyw.com
知识,或者使学到的数学知识得以巩固。如开房门、开火车、找朋友,夺红旗等数学游戏,都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选择运用。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时,选择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如复习“小数的减法”时,可让学生做“争当模范营业员”的游戏,教师一手拿着人民币,一手举着所购买的物品的卡,让学生算出要找回的钱,并写在练习本上,5次后评出模范营业员,这样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学到的知识。

三、启发提问,调动学习积极性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等特点,在教学时应及时地、巧妙地提出一些启发性、思考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回答都要找出好的地方予于肯定,表扬鼓励,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每堂课的40分钟都能在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高度兴奋的状态下进行。

四、教无定法,贵在灵活多变

由于低年级学生对“老一套”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所以在教学时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给学生以新鲜感,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不管是新课引入、讲授新课、课堂提问、练习形式还是习题的设置,都要注意经常变换方式、方法,不使学生产生厌烦感,保证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学单凭教师讲,学生只被动来进行学习,就容易感到疲劳、厌倦,听不进、记不住,效果就差。而通过多种感官,发挥学生好动的特点和长处,让他们亲自动手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拼一拼、剪一剪,学生的积极性就高,教学效果就好。特别是在教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时候,这样做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要求低年级数学教师要多动脑子,多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情绪始终处在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文玉婵.探讨数学语言的特性、功能及其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12).
王锡宁.谈数学教学语言的三个美学趋向[J].数学教学通讯,2005,(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