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刍议刍议初中运用题教学策略与手段革新

更新时间:2024-03-10 点赞:27060 浏览:12189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题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感觉比较困难的一块. 对于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学生不能理解题意,无法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望题而生畏,学起来比较吃力. 这就要求教师积极研究和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更好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佳的学习方法,从而减轻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的效果. 本文结合具体的案例简单的介绍几种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应用题;教学方法;数学语言
初中数学应用题的难度已经提升,学生在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上,应该掌握更加有效的解题方法,从而促进应用题解题效果的提高. 在初中数学应用题解题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发展性和活动性的原则,始终坚持对解题方法的创新式研究,用最方便快捷、简单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降低初中数学应用题的难度,提高学生初中数学的学习效果.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几种应用题教学方法.

一、注重数学问题用数学语言翻译的教学

初中数学的应用题特点是,给出一定的已知条件和已知数,通过已知条件和已知数寻找未知数. 在列方程解应用题中,首先要分清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然后选择是用直接方法还是间接方法设未知数,把未知数当作已知量用代数式表示其他相关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或方程组,最后将应用题变成解方程或方程组的问题,这样,就将难题化作了简单的问题,从而找到了解题的方法,这种解题的方法是比较普遍的.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将数学问题用数学语言翻译成方程式,也就是将应用题化简为简单的计算方程式,降低解题的难度.
但是将数学问题用数学语言翻译成方程式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教学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平时应该多加训练,促进学生掌握列方程式的技巧,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练习题可以类似于下题:列代数式或等式.
(1)x是y的4倍可以表示为: .
(2)矩形的长x比宽y多10厘米表示为: .
(3)矩形的长x减少了它的■可以表示为: .
在基本训练的同时,亦要有能力的提升. 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变化,使用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手段,设计一些题型,如:某工程队修一源于:免费论文查重www.618jyw.com
条马路,第一天修全长的■,第二天修全长的■, .题目列出的算式是:■ = ■,则根据算式补充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或者通过方程式直接让学生编出一些应用题. 通过这些训练增强学生的互相转化翻译能力.

二、增加等量关系的训练和强化的教学

应用题的解题关键在于寻找等量关系,然而,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对等量关系并不熟悉,也没有多加锻炼,导致对等量关系的寻找存在一定的困难,从而导致应用题解题过程困难的现象. 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平时的多加训练和指导,让学生们养成寻找等量关系的习惯.
第一,教师在讲解每个应用题例题的时候,都应该为学生示范如何找到等量关系,强化寻找等量关系的每个环节和步骤,让学生渐渐地习惯和理解,也减少了对等量关系寻找的困难性误解.
第二,让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与老师一同寻找等量关系,在老师进行讲解之前,应该让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分析,并口述出相关的等量关系,对于口述错误的等量关系,老师应该及时纠正,并指出其错误的原因,这样,学生就会渐渐熟悉等量关系的寻找方式.
第三,在学生的课后练习和作业中,明确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等量关系,这样,学生就会增强对等量关系寻找的重要性认识,从而降低应用题的解题难度.
另外,对于分析力要求很强的应用题,等量关系往往隐藏较深. 解决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教师平时对学生训练到位,使学生有一定的数学语言翻译能力,其次教师可以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题意. 图解分析的方法是非常实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应用的范围也比较广. 采用图解分析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将抽象的思考变成直观的观察,是比较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解题效果的. 操作时教师可以利用画图表的方式,将每一个信息用图表表示出来,让学生根据图表针对已知条件分析问题,这样利于学生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

三、辅助学生亲身体验的教学

学生在解决应用题的过程中,找不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找不到相应的等量关系,很多是因为他们无法理解题目中所说的内容. 所以,对于有些类型问题的题目,让学生亲身体验题目中所说的内容,是促进学生有效解决难题的方法.
比如,在应用题“已知顺风的骑车速度,已知风速,求逆风的骑车速度”这种题型中,学生可能无法理解题目的内容. 这时可以在上课之前布置他们在有风的天气亲自体验一下应用题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顺风骑车的速度比较快,逆风骑车的速度慢,从而明白顺风、逆风以及风速之间的关系,体会公式:“顺风骑车的速度 = 无风的骑车速度 + 风速”、“逆风的骑车速度 = 无风的骑车速度 - 风速”. 这样,学生就会利用这个关系轻松解决这一类应用题.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往往将应用题定位教学中的难点,学生也通常在这个题型上失分最多. 究其原因往往是解应用题的环节中,数学语言的理解和翻译的能力差,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要为数学语言的翻译来服务,学生才能将题中的自然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将题意内化,才能准确地把握问题中荷载数量关系的关键语句,才能正确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解决应用题难的困扰.
【参考文献】
苏鲜祝.论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4).
颜庭飞.浅谈列方程解七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方法[J].新课程(中学),2011(6).
[3]李爱丽.浅析初中数学中应用题的教学方法[J].神州(下旬刊),2012(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