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小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健全人格学位

更新时间:2024-02-05 点赞:30055 浏览:13473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目前,越来越多的孩子暴露出情绪方面的问题,他们爱生气,易消沉,孤僻任性,经不起挫折,不关心别人……这些心理问题若不能及时疏导,势必造成学习障碍、交往困难,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小学生健全人格的策略。
关键词:音乐教学;培养人格;途径
1992-7711(2012)18-059-1

一、运用赏识教育,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个性

首先,在音乐教学中要学会鼓励和信任学生。赏识,就是要充分信任学生,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学好的愿望,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好。尽管有的学生不十分漂亮,嗓音不是很动听,但也同样有过跳舞蹈、做歌星的梦想,那就让他们源于:硕士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跳一回,唱一回,哪怕是在非正式的场合,哪怕水平离老师的要求很远。我在课堂上经常提供小小的舞台给学生,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试着去圆一回梦,并在他们表演完及时给予“不错”、“很动听”的评语。他们为此会迸发出你意想不到的热情,而这热情会使他们喜欢上音乐课,会使他们在音乐课堂上有积极的状态,增加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和信心。例:每一节课上,我都请几位学生上台面向全体学生唱学过的歌曲。有一位李同学,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平时胆子就特别小,要上台唱歌那就更别说了。针对这种情况,我特意安排了她和班上一名唱得比较好的同学一起演唱,当她们一曲下来,同学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我见李同学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接着,我进一步引导,“既然她们的歌声这么美,那么我们请李同学为我们再来一曲,好不好?”面对着同学们期盼的眼神,她涨红了脸,但同时我们也惊喜地听到从她嘴里发出的甜美歌声。
作为教师要相信学生,给他们机会,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性格开朗了,人也变得自信了。
其次,在音乐教学中要学会尊重和宽容学生。十个手指都不能一样齐,那么多学生的条件、接受能力怎么可能一样好呢?所以在看到、听到一些学生的不足时,教师在心里要默认,他们的条件是比别人差一些,接受能力慢一些,但他们最终会学会的。老师内心的期待终究能化作学生的行动。因为学生对老师的宽容和期待是特别敏感的,也是特别感激的。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不比别人差,而宽容和期待给了学生鼓励,他们会用更积极的行动来回报,这就是宽容的效果。例如:音乐课上,在指导学生练声时,我在台上又唱又弹,活像一个演员在拼命示范,而总有几个学生懒洋洋,自始至终提不起精神。针对这一情况,我要求他们先听我演唱,让他们找感觉,他们演唱时,我不断激励他们,寻找闪光点加强表扬,他们很配合我,一节课下来,效果还不错。
人人都爱看到别人的笑脸,更何况那些天真烂漫的学生呢?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露出甜美可亲的笑容,可以消除学生的生疏感、惧怕感,增加其自信心,使他们喜欢和接近老师。和蔼可亲,真诚关心学生的老师,往往有一种无形的凝聚力,使学生乐于与老师倾心交谈,敞开心扉。这种和谐的心理关系也会促使学生喜爱老师,继而喜欢这门学科,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且还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

二、实施欣赏教学,完善学生健康和谐的人格

1.审美内化,培养高尚品质。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在塑造学生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方面有着巨大的渗透力和内化力。如果说德育是种行为教育,采取有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去施教,那么美育则是一种情感教育,是在“自由状态”下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情景,获得精神愉悦与审美体验,其本质在于“以美引真”,“以美导善”,“以美化情”。
朝气蓬勃、雄壮有力、抒情优美、欢快活泼的音乐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小学音乐教材中包含了各种题材、体裁、风格的优秀欣赏作品,以具体、形象的语言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寓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这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还能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生活,认识客观世界,使他们的精神不断得到升华,从而形成良好的性格。
2.综合多元化,培养和谐人格。教学活动是智慧与情感,知识与理想融合在一起的活动。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学不能没有美。学生有追求美的天性,我们的教材更是从不同侧面显示和蕴含着自然之美。音乐欣赏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可帮助学生形成“通感”,从不同角度获取多种信息,充分利用音乐艺术与多种文化的迁移,在迁移中感受与表现、突出美感体验,增强理解与感受力。
音乐与文学关系密切,精炼优美的文字(如诗歌、散文等)是帮助学生展开音乐联想的文字载体,也是音乐情感体验的另一种有力表现形式。音乐与美术相结合,形成视觉与听觉共同的音画效果,创设更具体、更可感知的美的情景,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与捕捉能力。音乐中旋律、节奏、速度与美术中的线条、色彩、肌理相结合,并以此来表达人的种种不同情绪、情感。在可听、可视的艺术信息中,同学们找到了艺术的手段来疏导情绪,表达情感的良好途径。此外,音乐具有弥散性与模糊性的特点。在许多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作音响背景设置,可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作用。以审美教育为主旨的基础音乐教育,之所以倡导“综合”的理念,根本的要求在于“综合”改变人格的片面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

三、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往的能力

合作精神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心理品质之一。合作式学习是一种共同的、开发的、包容的学习,需要共同的兴趣来激发合作意识。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这一教学的第二阵地,开展如合唱、乐队、集体舞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群体意识。特别是在一些团体的大型比赛中,学生音乐基础参差不齐,呈现出多样性和层次性,为了能够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既不能抹杀音乐能力较弱学生练习的信心,也不能抑制能力较强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中开展较复杂的合作训练。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分别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尽可能减少技术上的负担,使每个学生都能对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游刃有余。这样既增强了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又营造了一种和谐共振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会了与人合作,并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培养了自信心,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完善自身良好的个性。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