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基础课职业学校计算机运用基础课课堂教学要求

更新时间:2024-03-17 点赞:7496 浏览:2335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是学生进入计算机领域的一个入门,它可以培养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使学生在毕业后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因此,这门课程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住,为日后在计算机发展道路上的探索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
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教学已经成为中职教育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课。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越来越成为一种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它已成为人们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一种技能,是人们获取新知识、应用新技术的手段。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是学生进入计算机领域的一个入口,它可以培养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使学生在毕业后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因此,这门课程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学生日后在计算机发展道路上的探索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1.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面临的问题

(1)新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中考分数较低,学习习惯较差和自主性不强的孩子,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掌握水平差别很大。有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的使用操作系统和上网以及收发邮件,而有的学生甚至没有摸过计算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中学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的普及极不平衡。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是在初中时因为文化课差而成为不被关爱的或经常被批评的学生,由于学习的压力与对成绩的不满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但学习依然是他们生活的重心,他们依然渴望被关爱,依然渴望获取成功。我们认为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上必须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教师过多的注重课堂教学,而忽视上机操作。为学计算机而学计算机,都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有的学生课堂听课很认真,上机时间也能完成各项实验任务,但是遇到实际问题仍然解决不了。而有的学生则因为要用计算机完成某项任务,于是便很快地掌握了相关的操作技巧。此外,长时间上计算机基础理论课会让学生感觉到单调乏味,接触不到真实的操作会使其产生抽象的感觉。
(3)学校没有足够的重视计源于:论文范文格式www.618jyw.com
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由于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计算机应用基础对于各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计算机的入门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强调了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和新技术的使用,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熟练的键盘汉字输入和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发送和发布信息能力等。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熟练程度,即应用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其他计算机专业课程。因此,应把计算机基础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并且强调学生的操作能力。
(4)教师的更新不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日新月异,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内容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从最初的DOS系统到现在的windowsXP、windows7,涉及的应用软件知识也越来越多,而以前被称为“基础”的那些知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已经变得不再是基础。随着新的理论和技术不断涌现,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学习课程体系中所要求的教学内容,从而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探讨

(1)如何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组织教学。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取决与他们原本已经拥有的知识量,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接纳新的知识,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当前所拥有的知识储备量,即使把课上得再漂亮,学生也接受不了,这样的课程只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到最后只会让老师和学生都一无收获。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多想一下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学生的立场上,把学生的知识水平考虑在其中,准备一堂简单而精彩的课程,让学生听完后有收获,那么你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
(2)如何组织课堂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操作能力极强的课程,计算机学习环境的搭建是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各项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在这方面,很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人士提出,鉴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效果不佳,应改革计算机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的兴趣,并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等等。这些都是必要的,但实际的情况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计算机都有浓厚的兴趣,但是苦于上机的机会太少,或者上机后不知道干什么。前者是由于计算机教学的硬件环境不健全,后者却是由于计算机教学的软件环境不健全。因此,在硬件方面不足条件下,应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软件方面,例如学校机房硬件配置不是很高,不能达到多媒体教学,我们就在软件方面下功夫,在机房安装了优网科技的极域电子教室V4.0版,安装教师端和学生端,教师上课通过它进行演示,来达到多媒体教学效果,教师操作直观、形象,使学生产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从而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
(3)实施分组教学,提高学习成绩。由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这给老师上课带来一定的困难,这门课等级考试,所以要求老师教学中要兼顾差生。建议在新生入学时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水平考试,以便教师掌握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在讲课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他们分组,水平比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差的学生,让他们尽快的赶上来,一个也不掉队,平时鼓励学生多上机,更多地注重课外的学习。
(4)提高学生自学为主的学习模式。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上课时只传授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经常用到的一些操作,以及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起到引导的作用,应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学习、思考、体会,培养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自己通过该软件的帮助系统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用不多的时间演示令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自己摸索、学习使用这个软件,从而完成实例。
(5)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紧跟计算机发展的步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指的是追赶那些已经在社会经济各层面得到广泛应用,或者很有潜力、即将在社会各层面得到广泛应用的新的信息技术,对新内容的讲解应该随时间的推移和计算机知识的普及程度而不断加深。例如,介绍一些硬件知识,应该领学生参观电脑城,了解一下硬件的最新配置,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这些新的内容介绍,才能使学生从技术角度认识到高性能的CPU,其性能高在何处。教学方式必须采用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的新型教学方式。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的新型教学方式是指: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利用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并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有序组合,随机再现,来表达教学内容。
(6)增加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是上机实践的时间太少,而且学生不重视上机练习。计算机专业是实践能力要求很强的一个专业,针对以往学生的情况,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们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一些应用软件,我们基本上都能安排每个学生每周每门课程平均上机时间数不少于2课时。在课时安排方面,实践课时与理论授课课时比为5∶5或6∶4。实践的考核成绩同样不低于课程总成绩的50%。
今天,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发展和创新的机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知识面广,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需要我们不断创新,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适合当前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王春秀,刘福来.计算机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江西教育科研,2007(1)
许新龙.论计算机计算机课堂教学 北京:电化教育研究,2005(2)
收稿日期:2012-09-13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