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探索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实践教学经典

更新时间:2024-02-16 点赞:19156 浏览:8329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通过分析《音乐鉴赏》课程性质,阐明进行课程改革,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理论依据,分析目前实施改革的条件以及环境,总结在“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实施方过程中教学内容与过程的编排、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反应公共艺术类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改革探索项目实施以来,在艺术类选修课教学实践中的体会,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形成研究报告,通过进一步的探索和有效的改革使学生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11—02

一、课程的性质

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而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是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音乐鉴赏》课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中规定的8门艺术类限定性选修课程中的主干课程和基础课程,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必经之路。
《音乐鉴赏》课程通过学习艺术理论、鉴赏艺术作品、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二、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音乐鉴赏》以音乐审美为主线,以古今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为基础,通过学习音乐鉴赏理论,对比中国和西方各时期的音乐、中国汉民族和各少数民族音乐、世界民族音乐等,在时代流变和文化脉络绍音乐。
本课程充分发挥源于:论文www.618jyw.com
艺术教育“辅德”、“益智”、“促体”的作用,指导学生在培养科学知识、提高理性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运用美的规律观察事物、参照美的标准指导科学实践。因此《音乐鉴赏》课程的开设对培养大学生感性与理性思维能力全面发展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等方面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

三、实施“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创新思路

《音乐鉴赏》课程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围绕高职高专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要求,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能力目标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将“体现四个特点、实现四个融合、达到四个目标”的理念,贯穿课程教学内容与“理实一体”的教学全过程,达到《音乐鉴赏》课程的培养目标。

四、实现“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的辅助环境

学校应高度重视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工作,配备多媒体教室、钢琴、电子琴等基础教学器材。任课教师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制作课件、编辑音频视频资料。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师进行课外的学习交流,并通过教师在网络空间中上传的电子教案、课件、推荐音乐视频等,温故知识,拓展学习内容。
教师在课堂给学生提供音乐制作、编辑软件,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在软件上自由编辑、创作音乐。
学生能够通过开放的学生活动场所开展社团训练,较大型的阶梯教室以及投影设备场馆可定期为学生举办音乐会、聆听艺术讲座。

五、“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

1.教学内容与过程的编排

《音乐鉴赏》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围绕 “体现四个特点、实现四个融合、达到四个目标”这一主线。打破传统的以音乐发展史为主线、按照中国音乐篇与西方音乐篇简单分类的讲授方式,围绕教、学、做相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的需要,以中外民歌、民乐、民舞的学习鉴赏和为导入,以艺术歌曲鉴赏和中外大型声乐、器乐经典作品为主体,以中外歌剧、戏曲、舞剧、音乐剧为提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在教学过程的编排上,将文字、图像、乐谱、动画、音响等融如音乐理论教学,讨论、表演、展示、互动等融入音乐作品鉴赏教学,大胆地把“吹、拉、弹、唱、说”等表演形式融入音乐实践教学,并将三者紧密结合、融为贯通,形成《音乐鉴赏》教学知识化、视听化、演绎化、互动化、立体化、新颖化的教学过程。

2.教学方法

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多元化、立体化教学,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师在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同时,借助网络媒体技术和资源,使用多媒体电子课件演示教学内容,恰当穿插教师演唱、演奏及表演,点评学生答题、
才艺、演说,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教学手段

(1)课堂采取多媒体电子课件化教学。运用大量的音乐作品和音像资料,介绍音乐的基本知识、表现形式、作品体裁、风格特征,以及音乐与人文历史、名人轶事之间的必然关联,把基础知识与直观展示和音像视听讲授结合起来,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2)借助网络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按每学期30个课时要求全部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课内知识、信息、音频、视频上传互联网,使课内知识在课外得到进一步的延伸,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方法和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艺术表演实践。力求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参与三次以上独立或者集体音乐实践的机会,并使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普遍的关怀和鼓励,使他们充满自信、富有乐趣地参与各项音乐教学及课外艺术活动。
(4)引导学生课外搜集音乐。通过课堂研讨的方式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自己搜集和整理的音乐信息和资料,建立一种良性的音乐研究性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音乐的能力。
(5)课堂的音乐鉴赏教学与课外的音乐欣赏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音乐会、音乐欣赏讲座、教师推荐音乐作品录音在校广播站播放等充分发挥音乐鉴赏教学对课外音乐欣赏活动的指导作用。
(6)丰富多彩的学生艺术社团活动是本课程的第二大课堂。鼓励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军乐团、舞蹈团、合唱团等大学生艺术社团,让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学习音乐。使学生在获得本专业技能同时,获得另一项技能,成为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

六、“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块设计

在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方案设计上,采用将文字、图像、乐谱、动画、音响、讨论、表演、展示、互动等融为一体,形成《音乐鉴赏》教学知识化、视听化、演绎化、互动化、立体化、新颖化的教学过程。
如:第一章节的教学活动中分别设计了两个实践教学的内容,学生通过实践较好地完成了课堂教学目标,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实践教
学模块实践环节教学方案设计
理论教学内容与模块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目标
发掘
潜能第一章
音乐与鉴赏的概述
走进缪斯的魔法世界1.模拟实践——单声部节奏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拍打身体的不同部位、敲击身边不同材质的物体获得不同的音质体验;进而模拟教师打击出不同的节奏类型,获得节奏的体验;
2.分组协作实践——多声部和声练习。通过分组合作进行节奏展示,获得和声的体验。

1.通过实践是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程产生强烈的兴趣;

2.激励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

3.通过自身参与实践使学生直观的认识音乐的基本要素:音色、节奏、和声。

在本课程的实践环节教学方案设计中,摒弃以往单一的教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灌输性”教学模式。根据音乐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愉悦性等特点,为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根据本课程的内容模块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比较探究法、情景模拟法、协作实践法、熏陶感染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培养他们发现美、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