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思想品德思想品德课“学案”教学实践与反思网

更新时间:2024-01-16 点赞:35085 浏览:15905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为了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我校思想品德教研组探索“学案”教学法已有三年。具体操作程序是:备课组编写学案——学生自主学习——小组集体讨论——各小组代表展示——师生质疑提高——畅谈收获结课——课后反思总结。现将教学实践中的得失反思汇报。
关键词:学案;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416

一、“学案”教学操作程序

(一)学案的编写

第一步:通过备课组集体研讨,确立自主学习目标和设计“学案”编写思路。由于这一环节是教学活动的坐标和学生自主学习指向。常常需要要在分析课标的基础上,反复讨论确立。我们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设置问题,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路,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就是自己的需要。第二步:有一名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执笔写出学案初稿。第三步是全体学科组成员共同审阅,再次修改。同时设计出3至5道课堂检测题。

(二)课堂活动

提前一天将“学案”发放到每个学生的手中,要求学生课前对照学案自主预习。
1、课堂前5分钟学生阅读教材对照“学案”自主学习,要求学生用笔把自己在课本上看到的信息勾画标识出来,重点是初步思考学案设计的问题。
2、小组合作探究。我们的合作小组一般为6人组成。座位安排是六桌两排并齐,相向而坐。通常用5到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相互讨论,形成小组对问题的意见。各小组对“学案”上设计的每一个问题选派一名发言人。这一过程中教师在教室循环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小组解决问题。
3、课堂展示。这一环节20分钟左右完成。各小组按照学案上的问题,由其发言人展示本组的看法,其他小组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补充、质疑。教师对学生的疑点适时给以点拨、引导。对于难点的或重点的问题做一些必要的讲解和强调。总的要求是教师整节讲授时间累计不得超过15分钟。与此同时,教师要有条理的将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在黑板上书写出来。
4、课堂测试。首先让同学们广泛的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其次是完成学案上的检测题。最后教师结课。

三、学案教学的源于:论文www.618jyw.com

反思
我校实施“学案”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完成好学案教学的任务又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水平。自主学习简单的说就是让学生动起来,真正的学会自己学习,克服长期以来学生让老师牵着走弊端。作为初中生学会自主学习,是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仅是关乎到能否学好眼下要学习的知识,更是一种必须拥有的能力。一个学生没有自觉的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是很难适应现代社会要求人们终身学习的需要的。根据三年来的教学实践我的反思如下:

(一)主要收获

1、“学案”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真正的学习是在学生走进课堂之前和在学生走出课堂之后的后续学习。学案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根据“学案”进行预习,目标明确步骤清晰,可以避免学习的盲目性,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2、“学案”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通过预习,学生有了认知冲突,教与学都有了明确的方向。教师只是有重点地帮助学生解决疑点,而不是面面俱到,可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问题的理解和深化上。由于“学案”在导学和助学上的作用上下功夫,大部分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在课堂内消化、理解、巩固和提高,很多思维训练和练习都能在课堂上完成,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3、“学案”教学法,有利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可以肯定的说思想品德课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教师常常会遭遇“自己在台上讲的神采飞扬,学生在下面睡的“天昏地暗”尴尬局面。实施“学案”教学法则把课堂真正交给了学生,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课堂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思考,敢于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质疑辩论形成正确的认识。“学案”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设计,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课堂上学生有充分展示的机会,再加上老师的及时赞赏和肯定,极大的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学案”教学法,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在自学时往往提出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新的想法,甚至是一些教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课前收集这些问题,会促使教师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施教本领和专业素养。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二)“学案”教学的困惑

实践证明,学案的教学方法的确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在具体操作中还有几个问题亟待进一步探讨解决。
1、学生课堂展示有“天马行空”的感觉,表达不够规范。有时在质辩的过程中会出现某种“混乱”现象。这就对教师组织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学案设计是集体定稿,各教师轮流主笔纂写,不同的教师使用统一学案,有效的解决了教师工作压力过大的问题。但教师上课的风格各有不同,统一的“学案”教学往往不利于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教学的特长。再加上各班的班情不仅相同,实际运用中会出现教师“导”学的某些困难。
3、新课改要求的从体验到感悟再到生成的过程不能体现。新课改要求观念的形成过程是,从体验到感悟再生成的过程,即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导学案教学更多的是一个认识到理解到运用的过程,即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尽管我们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大量尝试组织课内活动,力争做到“情景再现”,但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总觉得不够理想。
总之,“学案”教学法,很好的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灌,学生装”的费时低效的教法,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升。在众多媒体并存的今天,“学案”教学模式的引入,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化解教与学的矛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但仍然存在某些不足,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才能更好的适应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的需要。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