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继续教育企业与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合作方式结论

更新时间:2024-03-23 点赞:20108 浏览:8558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终身教育的思想已深入人心,职务晋升、人才流动、职业转换的过程无不与继续教育息息相关。在市场环境变幻莫测的今天,企业对各层次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沟通协调能力、执行驾驭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源于:论文怎么写www.618jyw.com
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建立企业和高等学校的长效合作机制,实现资源互补的“双赢”模式。着重介绍了企业与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现状,分析了企业和高等学校联合开展继续教育的具体模式及有效策略。
关键词:企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合作模式
:A
当前,掌握国家经济命脉、承担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重大任务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但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立足,跻身世界知名企业行列,必须要对企业各层次管理人员开展继续教育,造就一支思想过硬、素质高、能力强、发展全面的企业战略决策、经营管理团队,这也是国内各大、中企业正在研究的重大课题。
作为高层次人才的摇篮,高等学校理所当然地成为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当前,高校继续教育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一方面终身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传统的学校教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继续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对继续教育的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之间的竞争增强,继续教育需要进行自我改造,以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这种情况下,只有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适宜的教育服务及充足的人才支持,才是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必须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我国企业与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现状

(一)企业继续教育的现状

企业继续教育是通过业余或脱产的办法,为提高企业内现职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的政治、文化、科技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而施行的教育,是企业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的教育、训练,为促进其个体素质的转化从而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劳动力再生产的过程。因此,企业继续教育是开发智力、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的可靠保证,它同现代化建设的成效密切相关。根据企业的需要所进行的培训是企业继续教育的本质属性。从整体过程来看,企业继续教育主要是开展职后教育;从对象来看,企业继续教育具有全员性和层次性;从内容来看,企业继续教育以满足企业个性需求为前提,强调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从目的来看,企业继续教育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以促进企业的知识获得、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为目标。因此,企业继续教育为人的发展、为企业经济的繁荣、为社会的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企业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形式单调和教学内容以“学科为中心”等几方面。大部分企业选择的教学形式仍然是岗位内培训,对产学结合、企业大学、跨国培训、逐层选拔、远程教育等新的培训形式还不了解;教学内容以教师为中心安排课程,即教师能讲哪科就开设哪科,不能满足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

(二)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现状

我国继续教育起步较晚,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相关的激励机制及配套措施还没有完全跟上。加之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继续教育发展较为缓慢,在办学主体、办学层次、办学形式等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均有较大差距。但高等学校承担继续教育的使命,是时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终身学习载体。当前,高等学校继续教育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学校继续教育作用泛化

我国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是由高等学校设置的继续教育学院来承担,是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管理与运行的核心机构,在学校服务社会中占有重要角色。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对象是一些较为特殊的人群,他们已经拥有社会生产、服务与管理的知识与技能。继续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他们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得到持续更新与提高,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然而不少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发展形态追求大而全,缺乏办学重点和自身的特色。继续教育学院的功能被泛化,导致继续教育发展受限制,办学层次停留在较低层次,没有体现继续教育服务社会的真正价值。

2.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思路不明确

继续教育在评估高等学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综合水平的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几乎为零(评估指标主要来自于正规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在学校的发展规划中,权重更多的是正规的高等教育,这不但在发展上对继续教育投入不足,还要把其中有限的资源用于学校正规教育的发展,这就加剧了继续教育本质功能的缺失和异化,从制度上将继续教育划拨在高等学校发展规划的边缘。这种起点上的劣势和发展思路的不明晰,共同导致继续教育发展的不稳定性与随机性。

3.部分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偏离轨道

部分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培训名不副实,甚至“变相卖证书”的情况时有发生,培训部门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一味争取更多低层次项目的生源培养,通过减少授课时间、降低考核要求和标准,来迎合部分企业培训者的急功近利思想,从而导致继续教育培训市场的质量下降,学校声誉受损。

二、企业与高等学校联合开展继续教育的主要模式

当前,企业与高等学校联合开展继续教育已成为一种国际潮流。高等学校通过继续教育,直接服务于企业和社会,提高了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同时得到了企业在资金、资源等方面的支持,缓解了办学经费的不足,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国家和地方解决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的基地;企业与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合作关系,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出专业人才,也促进了对教育价值的重新认识和定位,开创了教育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模式。企业与高等学校合作的继续教育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企业和高等学校合作过程中的常规模式,也是应用最普遍的。该模式突出了企业和高等学校在合作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应用比较广泛,也受到了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重视。当前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工学交替模式、3+l+l模式、有机渗透模式、结合实际任务模式等。国外很多成功的模式包括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模式、斯坦福模式等。

(二)订单项目合作模式

订单项目又称为化项目,通过企业和高等学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的需要制定符合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项目计划,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这就要求高等学校改变旧有的观念,真正去面向市场,以顾客为导向,生产具有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的“产品”。订单项目合作不搞形式主义,确保合作企业参与教学过程管理。这种模式在招生时学校和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可以使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在企业实施实践锻炼环节,学校要保质保量地完成与企业制订的培养目标,毕业生要达到企业人才录用标准,才可以优先录用。在订单化项目合作中高等学校还可以通过企业提供适当的岗位对青年教师进行实践操作能力锻炼,邀请经验丰富的企业员工去学校授课,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三)共建实训基地合作模式

目前,企业和高等学校建立实训基地的合作模式在国外十分盛行,覆盖欧洲、北美洲、澳洲的300余家公司,我国的很多高等学校也陆续在企业中建立了实训基地。学校选拔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实训基地学习,让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进入企业的生产环节实习,让学生有机会提前熟悉企业文化,训练实践操作能力,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紧密结合,有利于强化专业理论和提高生产技能。

(四)教育联合体模式

教育联合体是由始建于1996年底的全球无线教育联合体(The Global Wireless Education ConsortiumGWEC,成员有Ercsson公司、AT&T无线服务公司、Lucent科技公司、AirTouch通讯公司和Motorola公司、Mankato国立大学、South Central Technicalcollege和Texas等大学)创立的一种新型的企业与大学密切合作的教育模式。如果每一家企业自己分别与所在地区的教育界合作,需要花费很大的资源。而联合体充分发挥整合效益,降低了单独合作的成本,是整个工业界与大学建立合作共同解决工业问题的成功案例。GWE C成员可以共享他们的教育培训资源,教育联合体作为机构,建立起企业与大学之间沟通的桥梁,将企业在创新、科研、培训方面的最新需求提供给大学,大学依据自己的教育资源为企业培训员工,进行科研攻关,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联合体的成员可以共享教育培训资源,而高等学校与企业则成了教育的提供者与顾客,企业参与大学教学计划的制定,双方共同确定适合彼此发展需要的学科教学计划,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科学技术人才。
教育联合体的出现,实现了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教育资源的共享,大大缩短了课程开发的过程,能够更快、更多地设置与企业发展联系密切的学科教学计划,提供最新的学科内容和多媒体教材,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合作成本,加强了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目前,我国还没有类似的教育联合体,但随着国民经济和高等继续教育的快速发展,也会出现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联合体。

三、企业与高等学校联合开展继续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要有针对性

要本着为企业培养人才的目标,在内容和课时的安排上要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把继续教育与企业改革,技术进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等内容结合起来,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培训方面的支持。同时,要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实践与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要,达到企业培训职工的目的要求。

(二)继续教育要为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服务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一方面要组织职工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中国论文中心www.618jyw.com
;另一方面要集中培训企业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高等学校应当把企业的重大技术攻关项目、改造项目等作为继续教育的重点课题,使继续教育直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技术开发服务。不仅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而且也使专业技术人员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继续教育要努力实现教育手段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随着全球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继续教育的手段也应当适应时展的要求,实现信息化和网络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继续教育可以大量应用教学光盘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手段进行教学,也可以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进行网络教学。高等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展继续教育时,高等学校可以依托校园网络建立自己的网络教育平台,对具备条件的基础课程实行网络化教学。在网络化教学中,高等学校应当与企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做好相关的课件共享和保密机制,保障教学顺利进行,进而保证教学质量,降低教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率。

(四)加强对企业与高等学校联合开展继续教育的监管

企业与高等学校联合开展继续教育虽然有利于促进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如果对它缺乏必要的监管,将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目前,有个别高等学校只重视盈利,忽略了继续教育的质量,使受培训者虽然拿到了培训合格证书或继续教育书,但由于参加培训或者学习只是一种形式,他们并没有学到完整的知识和技能,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都无法得到提高。这样,企业不仅蒙受了损失,高等学校的信誉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降低。因此,对企业与高等学校联合开展的继续教育进行监管是十分必要的,国家可以考虑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加强管理与评估,确保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四、结语
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之路上,企业与高等学校的合作实现了企校双方的“互惠、双赢”。通过合作,企业能够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及时引进合适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学校可以强化其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智力支持等功能。企业与高等学校的合作,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企校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企业人才素质、实现高校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责任编辑:李养正】
【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供稿】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