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公办教育公平视野下农村公办中小学“空巢化”现象探析学术

更新时间:2024-02-04 点赞:31481 浏览:13808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农村公办中小学“空巢化” 现象会造成教育不公平、合理社会流动受阻、读书无用思想重现等危害。公办学校信任危机、家长教育观念转变、政府教育职能缺失、农村学校布局不当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提高教育质量、政府干预、合理布局、搞好师资队伍建设等是解决农村公办中小学“空巢化”现象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农村公办中小学;空巢化;原因;措施
: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0-0057-02
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主阵地,要办好中国的教育,就必须办好农村的教育。近年来,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较以前也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城市基础教育相比,农村基础教育现状仍不容乐观。尤其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小学生转入城市学校上学,农村中小学“空巢化”现象正呈蔓延之势,这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深思。

一、农村公办中小学“空巢化”现象之害

1.有损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基础教育领域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然而农村公办中小学“空巢化”现象导致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会导致农村义务教育体系的崩溃。这对于那些无力花钱择校的学生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由于无力择校他们要留在当地接受低质量摘自:毕业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的教育,容易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

2.阻碍合理的社会流动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正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流动资源。普通阶层子女可以借助于教育成功来实现家庭和个人社会地位的提升。与处于社会优势阶层的子女相比,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在社会资本、经济资本等方面都非常欠缺,他们只有通过教育提升自身的文化资本才能与前者竞争。而农村中小学“空巢化”现象会导致他们在文化资本的占有上也处于劣势。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想通过公平教育占有更多文化资本,从而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的路径受阻。合理的社会流动受阻会加剧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冲突和排斥,产生社会结构断裂,导致一部分人被拒于社会结构之外。

3.致使读书无用思想重现

当前生活状况稍好的农村家庭,为了孩子上学不惜倾其所有把孩子送入城市中小学。但是当全家因此受贫、孩子却没有达到所期望的结果时,家长就会认为花的钱不值得,读书无用。留在农村学校的那部分孩子,由于学校教学质量不高,没有同伴竞争,教师工作热情不高等原因也多半难以在未来的考试竞争中获胜,因此人们会认为这部分孩子读书也只不过是能多认几个字,没有多大意义。沉重的经济负担、未知的教育收益以及实践性差的农村学校教育,导致很多家庭对教育产生了怀疑,新一轮的“读书无用思想”正在悄悄蔓延。

4.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年纪尚小,很多孩子进城上学时年纪不足十岁,对父母情感上的依恋也比较强烈,生活还不能自理。独自离家求学对孩子心理挑战较大,很多学生会在情感、交流等多方面不适应。虽然随着时日推移这些孩子的独立能力有所增强,但是这种独立能力的增强是以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代价的。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那些从小离开父母在城市学校就读的孩子几乎在为人处事、情感交流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而这种障碍也许将伴随着孩子的一生,永远无法弥补。

二、农村公办中小学“空巢化”现象之因

1.农村公办学校的信任危机

导致农村中小学生严重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家长对农村公办中小学产生了信任危机。长期以来,我国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城市中小学办学质量和水平远远高于农村中小学。而农村中小学与城市学校相比有几个“不”:校舍不美、设备不全、师资不强、课程不全、质量不高。城市学校最吸引家长的是软件方面。比如城市学校课程开设较全,而一般的农村中小学只开语文、数学和思想品德课,至于美术、音乐课等很少开设,有的即使在课程表上列出,但实际上也可能被其他主干课程和自习代替。另外家长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责任心也颇有微词。有的教师家中有事就让学生自习,地里有活就让学生劳动,美其名曰“劳动课”。当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积累起来以后,农村公办中小学的信任危机也随之产生了,最终导致一个又一个农村公办中小学趋于“空壳”。

2.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

有免费的学校不上,却掏昂贵的学费把学生送到城市的学校,并不仅仅是农村富裕家庭的选择结果。事实上当前农民的收入水平并不高,很多农村家庭靠农田收入和打工挣钱。一年几千元钱的学费对于多数普通农村家庭来说是个比较沉重的负担,甚至有些家庭为了孩子择校而举债。但很多家长还是愿意花钱择校,其主要原因归于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告诉人们,人力资本比传统的物质资本更有生命力,教育投资是最有价值的投资。目前“知识改变命运”、“再穷不能穷孩子”等理念深入人心。广大农村家长认为,教育是改变家庭和孩子命运的唯一途径,为了能够让子女接受优质教育,把家庭有限的收入尽数投入其中,甚至因教致贫也在所不惜。

3.政府教育职能缺失

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但不能盲目市场化。政府该做的、政府该管的,不能推向社会、推给市场。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要向所有公民提供教育服务,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政府职能缺失也是导致目前农村中小学“空巢化”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之一。对农村办学条件薄弱、布局调整工作不力、择校盛行、民办中小学过度膨胀等问题政府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义务教育本应是国家投资为主,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在独立承担义务教育的成本。

4.农村学校布局不当

从客观上讲,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和民众生育观念的转变,当前中小学适龄人口总数呈下降趋势。从主观上看,由于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导致大量农村中小学生进城上学。上述原因直接导致当前农村中小学在校生规模急剧缩小。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办学基本上是以自然村落为单位,在生源减少的情况下依然沿袭这种模式显然不妥。当前农村存在大量的“麻雀学校”,这些学校在校生总数一般只有几十人,教师不足十人,但年级并不少。这种办学状况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导致办学资源浪费、课程开设不全、教师负担过重、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要求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