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语文课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理念

更新时间:2024-03-12 点赞:20384 浏览:8567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是顺应世界范围内“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潮流的。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思想即要求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教学是为促进学生发展服务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主体理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发展个性。”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思想即要求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教学是为促进学生发展服务的。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科学地突出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拓展学习知识的渠道,拓展学生主体发展的空间,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素养呢?本文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爬滚打多年。总结出下面几点体会以求教同仁。

一、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

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主动性的知识建构为中心,课堂上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一)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比如教师朗读中不应拘泥于自身范读和磁带朗读,应为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如在《离骚》的教学中,针对班级同学来自不同省份的特点,我让不同地区的学生用他们的口音来朗读《离骚》,这样读出来的声音就不会空洞无物,矫揉造作,既活跃了沉闷的语文课堂气氛,又为不同的学生个体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乐于参,善于参与。
(二)搭建合作学习的舞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主动参与机会,并将个人之间的展示转化为团队之间的合作,使他们在合作中充分源于:毕业生论文网www.618jyw.com
发挥个体的才能,从而真正使每个学生参与学习交流,人人得到锻炼发展的机会。如在教学高中必修5《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建筑的特征的丰富内涵,拓展延伸感受家乡建筑的独特魅力,我让同学们搜集有关我国相关建筑的资料,并以小小组为单位交流,择优推荐给大家。因为是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于是每个学生都调用自己的资源:有上图书馆查的,有上网查的,有从阅读过的报刊杂志上剪辑的,尽管有限,但人人都参与。

二、转变教师角色,营造宽松环境

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出自学生本身的。如果教师把知识按固定的模式传授给学生那只会阻碍其自主发展。所以,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努力使学生自主学习,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教师首先就应该打破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要从"台前"隐退到"幕后"去。课堂就像舞台,教师好比导演,担当着组织策划的责任,同时也要帮助学生确立主角的地位。让学生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其自主性,使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在主动参与过程中得到全面的提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为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学生作为学习者和接受者。这种师生观反映在师生交流上是单向的,是不会轻易容纳学生的自由意见和自主思想的。现代的师生观要求教师走下神圣的讲坛,在教学活动中营造宽松的人际环境和和谐的课堂气氛。让每个学生享有交流意见,发表见解,独立思想的权利。教师在课堂上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学习讨论的对手,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者,咨询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达到和谐的气氛。

三、建构生本对话,凸显学生主体

语文教学只有学生深入领会了文本,才肯能有高质量的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情感,使他们获得知的收获、思的启迪、美的启迪、美的熏陶、情的感染、能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升,才能真正在课堂上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李清照《声声慢》一词的教学中,老师抛出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在词中体现了词人的哪些愁情?词人是怎么体现这种愁情的?然后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整节课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学生在文本中畅游,在文本中体验词人的感情。
生1:从词人内心的痛:丈夫去世后,与他阴阳两隔,地狱人间各半的愁情。
生2:从词人对国家沦丧的伤愁,北宋的灭亡,南宋小朝廷的偏安一隅,无力恢复江山的愁情。
生3:我觉得词人的愁除了她之前经历的种种苦难,还有她今后漫漫人生如何才能度过呢?词中“独自怎生得黑”,词人今后的生活没有着落,不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对她来说都是一种痛苦的折磨,所以才说“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样的语文课堂,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应该放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引领学生亲历阅读的过程,多元解读,与文本直接对话,学生就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很明确的凸显出来。

四、注重课堂反思,倡导多元评价

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可能一下子获得整个系统知识,也不可能在探究知识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每次都是科学的,为此,学生们在课堂探究结束后,必须反思自己学习的行为所获取的知识。在每节课结束后,都要问一问:刚才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最成功的探究方法是什么?通过反思,让学生把思维过程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找到科学的探究方法,探究规律,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同时,注重评价的效果。教师评价上可以采用激励式、赞赏式等。学生评价上除了要有自我评价,还可以通过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全班互评,甚至自己找对子互评,以拓展课堂学习评价的时空。针对不同的单元,不同的教学目标,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形式,通过多样的评价形式促进人人主动参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这是实现主体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也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强化。
总之,我们要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学生的主动参与,正确处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要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参考书目:

1.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M]

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周刚

3、《语文课堂特征和教学策略》陈建源主编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