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老将王维《老将行》中老将形象

更新时间:2024-04-07 点赞:14083 浏览:5948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老将行》是王维的一首优秀的边塞诗,这首诗塑造了一个立体如画的老将形象,讲述了老将早年从军边塞,中年隐逸,老年又应招出征的故事。老将是一面镜子,他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心态映射了王维及其同时代的士子们的人生追求和理想选择。本文就试从分析老将的形象入手,阐释老将身上所蕴含的王维的心路历程和盛唐文人的心态特点。
关键词:王维《老将行》老将
王维,字摩诘。他的生卒时间一直存在异说,两《唐书》本传都载王维享年61岁,《新唐书》云“上元初卒”,《旧唐书》云“上元二年(761年)七月卒”,《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三》说王维卒于上元二年,清代王维研究专家赵殿成的《右丞年谱》即认为王维卒于上元二年七月。本文从赵殿成《右丞年谱》与陈铁民《王维年谱》,定王维生于长安元年(701年),卒于上元二年(761年)。而我们所说的盛唐是指从开元元年到安史之乱之前的近半个世纪的唐朝时期。因此可以说王维的大半生都生活在盛唐时代。他的生活经历、心态及其有关的诗文当然也会不可避免地打上盛唐士风的烙印。王维博学多才,年少得志,二十一岁就高中进士头名,是盛唐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如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说:“唐无李杜,便应首推摩诘。”
《老将行》是王维的一首边塞诗。王维一直被誉为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大师,开创了享誉后世的山水田园诗派。其实,他不仅是写作山水田园诗的大师,亦是写作边塞诗的能手。他前期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王维是盛唐时期第一个大力创作边塞诗的诗人”,著有四十首边塞诗,创作时间比边塞诗代表高适、岑参早,创作数量则比与他同时期的王翰、王昌龄、崔颢、贾至等要多。《老将行》创作的具体时间不详,但学者多数认为此诗应是他居河西时所作。王维在开元九年中进士后任太乐丞,不久就因事受牵连被贬,后辞官归隐,但正当盛年,终不甘寂寞。开元二十年,唐玄宗任张九龄为相,王维想重入仕途,便在第二年的秋天写诗《献始兴公》给张九龄,诗中有对张九龄“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的赞颂,诗末说,“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求张举荐。而他也很幸运,张九龄欣然接纳了他,并举荐他做了右拾遗。然而政治的风向不定,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被贬荆州长史,接任张九龄为相的是李林甫。张九龄被贬的原因,新唐书上载的是“坐举非人”,也就是说是因为他举荐了不合适的人为官。因此,张九龄被贬后,昔日得到他举荐或重用的官员也被贬或被处死。王维当然也不例外。开元二十六年,河西节度使崔希逸从凉州出兵大破吐蕃。捷报传到长安,在口蜜腹剑的李林甫的推荐下,王维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兼节度判官前往河西宣慰将士,看似升迁,实际上是被李林甫找机会贬出了政治中心长安。王维这次西行写下了很多边塞诗,《老将行》就是其中非常优秀的一首,此诗虽然不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响彻古今、家喻户晓,但是如果从以王维为代表的盛唐士人的经历与心态的角度来看,《老将行》也是展现他们心态的冰山一角。下面本文就从“老将”的形象入手,从三个方面来阐释老将身上所蕴含的王维的思想流程和盛唐文人的心态特点。

一、建功立业、从军入幕的豪情

唐朝是一个儒释道三教并重发展的朝代。唐帝国最高统治者,在对待这三教的态度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显示出了以往和以后任何一个时代都少有的开放型气度。然而虽是三教并重,但儒家作为汉以来的独尊之术,在有唐一代虽曾与道、释平分秋色,却仍然是深入文人士子们骨髓的主流思想。南怀瑾曾说:“我们要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及其兴衰成败,与学术思想的关键,几乎有一共通不变的定例:那便是凡当拨乱反正的时期,大多是道家学术思想的功劳;到了天下太平,坐而论道,讲究修齐治平的时期,变成了儒家的天下了。”唐朝亦是如此。唐统一以来便一直提倡儒学,因此可以说,以济怀天下、建功立业为主的儒家思想在年少的士人心中是占据主流的。但唐朝是一个大一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皓首穷经的儒生已不能满足大唐帝国的理想与抱负,新时代需要的是儒家全新的济世之才,是那些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写书”的倜傥人士。无数盛唐士子都在追求着这种人生理想。又因为唐皇李氏起于陇右,以军力建国,心胸开阔、气度高雄。所以,从初唐到盛唐国家一直都特别重视以军功取士,鼓励士人习武知兵、从军入募。随着国力的日益强大,盛唐士子更是普遍有一种自信、豪迈、尚武的气质。虽然科举制度在唐开元年间已臻于成熟,但是士人从内心更普遍地想要以军功入仕。他们看不起皓首穷经的儒生,“大都有着救世之才、济世之用的抱负和不甘寂寞、渴求行动、走出书斋的热望”[3]。是豪气一洗儒生酸,“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高适《蓟门行五首其一》)。盛唐的著名诗人大都经历过大漠苦寒、兵刀弓马的生涯。正如胡震亨的《唐音癸签》卷二七中所写:“唐词人自禁林外,节镇幕府为盛。如高适之依哥舒翰,岑参之依高仙芝,杜甫之依严武,比比而是。”王维少年得志,意气风发,当然也渴望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他笔下的老将就是他心声的代言人。
《老将行》开头便写了老将年轻时从战边庭的英勇事迹。“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他武艺高超,胆识过人,“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这里所写的“少年”与王维七绝组诗《少年行》里的少年形象十分相似。《少年行》的少年也非源于:论文库www.618jyw.com
常英勇,“一身能擘两雕狐,虏骑千重只似无”,富有豪侠意气,“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诗言志,年少时的老将与《少年行》的少年都是一个心理缩影,是以王维为代表的盛唐时期的士子们梦寐以求成为的人物。他们内心无不充满着建功立业的自信与豪情。这种宽广的胸怀与豪迈的气度让很多士人开始走出家乡,盛唐漫游之风非常兴盛。而当时充裕物质条件与安定的社会环境也为盛唐士人大范围的漫游活动提供了保障。除了游览吴越的清丽山水与繁华的通都大邑,边塞也是拥有豪侠气度与雄心壮志的士子们漫游的必然梦想与选择。漫游却并不是单纯地漫游,这是漫游并求仕的时期,文人游边也往往兼带着寻找入募机会的目的。王昌龄游历河陇,高适北上蓟门,漫游燕赵,岑参北游河朔等无不以求仕报国为目的。李白虽未从军立边功,但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游巴蜀,二游几半中国。有过“横行负勇气,一战争妖氛”的雄迈诗句。王维在没出塞之前就已渴望游侠塞外,写出了《少年行》、《从军行》、《燕支行》等豪侠诗篇。雄浑辽阔的边塞激发了盛唐士人的创作,也因此在盛唐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边塞诗,“在唐代尤其是在盛唐时期,边塞诗成为盛极一时的题材走向”,[4]形成了声势浩大的边塞诗派,继承并延展了初唐风骨高昂悲壮的边塞诗风。“盛唐时期的诗人们充分利用时代所赋予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边塞这块全新的领域里找到了用武之地,极度自由地挥洒他们的才情、灵感,以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5]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白、杜甫等人创作的边塞诗都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名留千古。“大漠孤烟、风雪漫天的奇异风光,铁马冰河、黄沙穿甲的军旅生活为唐诗增添了奇情壮彩。”[6]也因为有了这样的豪气与风度,才能构成一支强大之师,正如《老将行》里所写的“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摧枯拉朽,所向披靡。他们平定三边,安抚藩夷,创立了繁荣稳定的大唐盛世。

二、仕途的坎坷与归隐的无奈

王维虽然年少得志,最终官至右丞,但他初入仕途时也曾遭遇政治的牵连与贬谪。他的一生宦海沉浮,起起落落,并非一帆风顺,平步青云。如上所说,《老将行》是他仕途受挫,被贬出京,旅居河西时所作。所以,笔者认为老将的遭遇及其所作的人生选择亦是王维当时人生经历与心态的写照。
老将少年时期英勇无敌,屡立战功,但功成后却惨遭遗弃,“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他从此也过起了凄清的隐逸生活,在路旁卖瓜,学陶渊明种柳:“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苍茫古木连穷巷,廖落寒山对虚牖。”,其实老将是此,不得志的王维与盛唐士子们也大都是如此。开元盛世时期,政治清明,国运蒸蒸日上。但这并不等于所有人都能人尽其才,各得所用。落榜与贬谪,贫困与不得志也像以前的朝代一样在不同的人,或在同一个人的不同人生阶段不停地上演着。如李白自负其才,狂傲洒脱,不走常规的科举仕途之路,想要通过诗名,平步青云、立抵卿相,但在他四十多岁才被皇帝招用,三年后则又被以“赐金放还”的名义贬为平民。杜甫更是仕途多舛,大半生都在贫困潦倒中度过。“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最后依然诗篇成功名落。孟浩然更为典型,“隐居本是那个时代普遍的倾向,但在旁人仅仅是一个期望,至多也只是一点暂时的调剂,或过期的补偿,在孟浩然却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事实。”他低吟“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郁郁不得志,几乎做了一辈子的隐士。而在不得志时,士子们的消极隐逸情怀往往会位居主流。
盛唐士人很重视隐逸。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这与当时的国教道教的推崇隐逸之风有关。开元时期,玄宗重道,道士的地位很高,很多名道士如司马承祯、吴筠等还能参与政治、干预朝政。士人从中看到契机,想通过隐逸而走终南捷径。其次,国家的太平昌盛也使士人们想要追求安逸的生活环境。隐居山林、寄情山水是调节他们人生节奏的美好选择。最后,隐逸是士子们失意时的无奈选择与心灵寄托。“如果说仕与隐的合一,寄托了盛唐诗人的入世之梦,那么,隐与退的合一,则实现了盛唐士人出世之梦,退隐使他们在人生失意的时候能多一份调剂和安慰”[7]唐代士子们虽满怀豪情,信心万丈奔赴边塞,游侠塞北、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甚至常年戍边。但理想与事实总有很大差距。在仕途上,付出与回报往往不能成正比。在儒家思想不能满足他们的入世梦想后,提倡回归自然,寻求隐逸的道家情怀就会自然而然地来抚慰他们的心灵。以王维为例。王维做的第一任官是太乐丞,开元九年秋,王维因署中伶人舞黄狮子犯禁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开元十四年春,王维辞去司仓参军之职,隐居淇上。开元十七年,他回到长安闲居,结识了孟浩然。在后来送别孟浩然时,他曾赋诗“杜门不欲出,久与世情疏。以此为长策,劝君归旧庐”,即劝孟浩然回乡隐居,不必应试求官。可以推知,王维之所以这样劝孟浩然,就是因为自己的仕途失意。二十一岁便高中进士头名,本以为从此可以大展宏图,却不料初任的官职不大,不久又遭遇贬谪。于是他对政治仕途开始失望,自己隐居,也劝好友隐居。即使在后来不甘寂寞献诗张九龄求官后也还是心存疑虑,怕不被任用,马上前往嵩山隐居。笔者认为这也是后来他崇奉佛教,而以描写田园山水景物、表达闲情逸致、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为主,而被称为“诗佛”的原因。所以,对于盛唐的士子来说,仕途遇挫后,“门前学种先生柳”、隐逸待出是他们的最好选择,就像诗中的老将一样,虽然有无奈与不舍,但却是心灵的抚慰与寄托。

三、悲而不凄、哀而不伤的雅量

盛唐诗人的仕途和人生可能会遇到坎坷与不顺,他们可能会因此而郁闷、彷徨,或以诗书愤,或借酒消愁。然而他们的诗里会有悲怆,却绝无凄凉;会有彷徨。但绝无消沉。说到底,他们毕竟生活在蒸蒸日盛的大唐帝国,是“坎坷于唐尧之朝,憔悴于圣明之代”的士子。他们高瞻远瞩,目空前贤,迅速浏览着精彩纷呈的社会万象,捕捉稍纵即逝的建功立业的机会。江山朔漠与瀚海飞沙的雄健之气在时刻鼓跃着他们的灵魂。他们的心胸像海一样宽阔,有着悲而不凄、哀而不伤的雅量。王维描写的老将就是如此。
老将被弃置若干年后,边疆战火又起,“荷兰山下阵如云,羽榭交驰日夕闻,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这里是虚写。贺兰山地处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亦耕亦牧,以农耕为主,是历史上游牧民族通往中原地区的重要屏障,被誉为“朔方之屏障,沙漠之咽喉”的贺兰山有很多谷口,平常时是交通要道,战时则是兵家必争之地。地理位置的特殊使它历来与战争结缘,布满刀光剑影。贺兰山也几乎成为诗文中“战争”的代名词。特别是在虚拟的边塞诗中,往往会把贺兰山这个一直以来的民族杂居、战争频仍的地方写作战争的发生地。“贺兰山下阵如云”中贺兰山的战争也许是真的,也许并未发生,但写出来后却很让人相信。总之,正当老将在孤独的隐逸生活中渐渐老去时,战火又起。祖国边疆又遭侵扰,“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国家正在大力招兵请将。老将听说后雄心又起,面对国家危难,他不计前嫌,抛却朝廷对他的一切不公与哀怨。他欣然取出旧日铠甲,摩擦雪亮,秉持昔时宝剑,当空飞舞。“拂拭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生动地写出了老将跃跃欲试上阵杀敌之情景。“愿得燕弓射天降”中的一个愿字更让我们认为,老将所追求的不是荣华富贵,而是卫国立勋,舍生取义。他身老心未老,未失将军志。“莫嫌旧日云中将,犹堪一战立功勋”,这里作者用典: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郡太守,因治边有方,很得当地民心。匈奴也因此不敢贸然侵犯。后他因上报朝廷的杀敌数字与实际不符,只差六颗头颅,被削职查办,郎中署长冯唐认为对魏尚的处理不当,当面向皇上直谏。《史记》、《汉书》就记载了冯唐救魏尚事,其云:“魏尚为云中守,与匈奴战,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臣以为陛下赏太轻、罚太重。”而又申言之云:“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于是文帝派唐持符节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过,恢复了他云中太守的官职。魏尚复任后,努力整顿云中郡的军事。他治军严明,关心源于:期刊论文www.618jyw.com
部下,军帛租税全用来犒劳部下官兵,并用自己的俸禄,杀牛宰羊,每五日一次宴请自己的部下,部下都很拥戴他。全军气势很高,投石超距,人人争先,使军威大震,匈奴畏惧。与魏尚齐名的,还有后来的雁门郡太守郅都。史称“近汉有郅都、魏尚,匈奴不敢南乡沙幕”(汉朝谷永语)。重言云中守及姓名,而文势益道健有力,今人无此笔也。这个典故也表明了老将的心扉,即只要朝廷再用我,我就会抛弃宿怨、精忠报国、英勇杀敌、再立功勋。源于: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