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效率

更新时间:2024-01-06 点赞:16726 浏览:7203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上复习课时,许多老师先让学生把每一章节的基本概念、定理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集中复习,这样一节课的大量时间就耗在这里,之后进行的练习,因为时间不足而匆匆结束。老师为了弥补上课的不足而不得不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成绩后进的同学,觉得连基本的知识技能都不会,做那么多的练习有用吗?总之,一节课下来,听的同学不多,感兴趣的同学就更少。
我觉得好的数学复习课,不仅是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查漏补缺,还应当使之形成知识网络,提升基本技能,提升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俗话说,“教无定法”。复习课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开展形式,但是真正上好数学复习课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如果不认真安排,不精心设计,不努力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如何上好一节数学复习课呢?
下面就谈谈我以导学案为载体,以我校“先学后研”教学方式为教学手段的一些做法。

一、何为“先学后研”教学方式

所谓“先学后研”教学方式,也称三阶段六种方式,三段六式:预习·质疑—展示·探讨—检测·反馈。第一阶段:预习·质疑,主要是学生在家里完成。第二阶段展示·探讨和第三阶段检测·反馈主要在课堂上进行。这三个阶段既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穿插在一起进行。
预习。也就是先学,学生在家学习。
展示。是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展示,学生语言的展示,更是学生知识内化历程和思维历程的展示,还是一种探讨精神的展示。
探讨。即在展示历程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组互动,讨论、交流、追问、点评、争辩、质疑,彰显出学生主体的生命状态,彰显出生生互动、合作学习的蓬勃生机,完美演绎学生的“主体地位”特点,凸显出学生学习的人文性、深刻性和生成性。
质疑。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历程中敢于怀疑,善于发现不足和提出不足。质疑不仅在预习环节中呈现而且贯穿于学习的全历程。学生不仅对同学的推理历程可提出质疑,还可以对老师作出的结论提出质疑,对书本的知识提出质疑,对学术权威的结论提出质疑。
检测。这是检查课堂教学知识目标达成度的一个重要形式,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通过当堂检测可使不足得到及时反馈,使新知识得到及时巩固。

二、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复习,提升课堂效率

复习课如果不复习基础知识就进行练习或更高层次的综合练习,由于遗忘的理由,学生必定解题速度变慢或深思的时间加长,这样必定导致教学效率低下。但如果在课堂上集中复习基础知识,这样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一节课下来什么都没有复习到。
为了避开以上两种极端,我通过设计导学案,让学生在家里画知识结构图复习基础知识,把旧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将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同时要求学生把自己不会或不懂的知识做上标记。
学生的能力是有限的,完成的知识结构图不改善也不完整,但全班加起来就不一样了,我们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与智慧。为了让每一个学生的智慧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复习课上我把“先学后研”教学方式的第二、三阶段合并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交流·质疑,第二环节展示·探讨,第三环节练习·反馈。在上课的第一环节,我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各自画知识结构图,并且要求学生不断改善自己画的知识结构图,同时对自己标出的不会或不懂的地方向同学请教。若小组内不能解决,就向老师请教或在我设计的第二环节展示·探讨中提出。当学生互相交流时,我在学生当中寻找做得最有代表性或最改善或最有特点的知识结构图,以便在第二环节中让其在黑板上展示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是:1.通过全班的合作及互相帮助,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图。2.学生在家先复习基础知识并记录自己不会的地方,上课时有的放矢,有利于节省课堂时间,提升课堂效率。3.由于基础知识学生已经学过,学生之间能互相帮助,特别是学困生能得到一对一的帮助,这是提升课堂效率的保障。

三、利用导学案设计一些有针对性、开放性、趣味性的练习,提升课堂的实效性

新课程确立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进展”的理念,告诉我们要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由此,设计导学案时除了让理知识外,还应当设计一些练习。练习覆盖面要宽,起点要低,内容要有层次性,形成一定的梯度,最好题目是开放的,可以是开放的结论,也可以是开放的条件,还可以是开放的历程等。同时练习题设计还要有针对性,因为盲目的练是低效的,练习有针对性和适合自己的学生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激发人的创造力。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好乐知者。”由此,教师不仅要选择有代表性、针对性的题目,而且要使题目趣味化,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才能使学生主动深思、自主练习。
我根据以上要求设计的导学案,让学生回家先预习,要求学生把会做的做好,把不会做的写上理由。第二天上课让学生利用第一环节的时间与本小组的同学交流,学习其他同学的解题技艺,互相交流解题心得。自己不会的向同学请教,若小组不能解决,向老师请教或在第二环节同学展示时提出。当同学在交流时,我收集每个小组遇到的共同不足或某个题目的不同解法或有展示价值的题目或有新的知识生成的题目,然后安排小组准备进入第二环节。在第二环节中要求学生除了认真听同学讲解题目外,还要对展示的同学进行提问。学生通过交流、展示,能解决他们预习当中遇到的所有不足。不足解决了但不能等同于他们的解题能力形成,或对要求掌握的策略已经掌握。为了了解教学效果及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及能力,我利用了第三环节检测·反馈。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检测题目,以而达到检测的目的。通过检测发现新的不足,以便及时解决。

四、平时师生及时反思总结,为复习课设计导学案提供素材

及时地进行反思总结对老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对学生来说也是如此,由此我每节课上完后都会写教学反思,我也要求学生写学习反思。我写的反思:这节课的优点是什么?还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学生是不是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要求学生写的反思:本节课我还有哪些不会或不懂的地方?这节课我学到了哪些新的解题思路或策略或思想?
到了要上复习课设计导学案时,我会认真学习平时的反思总结,同时把学生的导学案收集起来认真浅析每位同学的学习情况,然后根据这两方面的信息设计导学案。这样做能很好地了解到学生在学习历程中掌握知识的程度及教学历程中有着的不足或遗漏。学生已经完全掌握的内容复习课时少花时间或不花时间只设计练习即可;学生掌握不好的或当时上课时有着不足的多花点时间或在设计导学案时多出关于这方面的题,再次检验;平时上课时遇到做得不好的综合题可以多出些再次加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大整合可以设计题目引导学生自学提升。像这样设计出来的导学案针对性十分之强,有效性也会很好,定能达到复习目的。
总之,复习课并非单纯的知识的重复,而是知识点的查漏补缺、重新整合、深化、升华。只要我们制订好有层次性、梯度性、针对性和高效的导学案,重视进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必定能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这样的复习课才算是成功的。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松坪学校中学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