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我国教学管理价值取向探源

更新时间:2023-12-18 点赞:26123 浏览:11995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我国大学教学管理正面对体制革新不足,而以价值取向上对其进行探究,应是不足的本质。目前我国大学教学管理中价值取向主要在行政权力大于学术权力和“人性化”管理缺失这两个方面发生了偏离,故强化学术权力,坚持教学管理的人性化应是我们革新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大学教学管理;价值取向;偏离
1002-0845(2012)07-0025-02
作者介绍:吕鹏(1980-),男,四川古蔺人,讲师,硕士,以事高等教育管理和教育社会学探讨。以“计划”到“市场”的社会转型无疑将我国高等教育推向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革新前沿。我国大学教学管理正在面对前所未有的革新,而以价值取向上对我国大学教学管理不足进行探究,似乎更能抓住这一不足的实质。

一、学术与行政:谁为应然的权力主体

以我国教育家孔子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到西方近代大学“科学精神”的产生,他们以人文与科学两个角度向我们诠释应该将“学术精神”作为大学办学的价值取向和追求。那么,随着大学的进展,当“学术精神”转化为学术权力之后,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该如何协调、谁是应然的权力主体等不足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1.学术权力的价值来源

“学术权力”概念是高等教育思想家伯顿·于1978年在《学术权力》一书中明确提出的。他认为,学术权力的内涵是指以代表高等教育管理的最上层的政府到最低层的诸如大学的讲座和院系等各个层级的决策机构及群体所享有的权力[1]。在当代我国的大学治理中,“学术权力”有着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学术本位”的回归
大学以它诞生之日起,就在规模、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正如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教授指出,“大学的本质依然是一个学术共同体”。这也意味着大学应为学术而学术,为科学而科学,即对真理永不停歇的向往和追求的本质并没有转变,学术性仍然是现代大学组织的根本属性。这以根本上决定了现代大学应当将“学术本位”作为始终坚持的原则。
但是,在我国,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仍然遵循行政本位的运转机制。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集于一身,行政人员成了大学进展的主要支配力量。随着大学规模的日益扩大,行政管理工作日趋繁重,大学行政管理异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大学学术权力慢慢隐退并淹没在行政权力的汪洋大海之中。
(2)有利于保障“学术自由”
以19世纪洪堡创立柏林大学始,“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的原则便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大学的基本准则和基本价值。中外大学进展的历史表明,若要实现学术进展和学术繁荣,“学术自由”是基本条件。作为知识革新的重要机构——大学,“学术自由”是它的灵魂,是它精神的象征。以90年前蔡元培先生进行北京大学革新,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到梁启超当年演讲立下了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再到199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依法保障高等学校中的科学探讨、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可见,追求和保障“学术自由”一直是我国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宗旨。
然而,当前我国大学仍然延续行政主导方式下管理体制的直接结果,就是大学的“学术自由”一直在大学行政权力与政府权力的夹缝中存活。
(3)有利于“大学管理”的柔性化
大学作为一个学术性组织,其内部管理是一种以知识为媒介的人文活动。与科层制管理方式的“刚性”特点不同的是大学内部管理应是一种基于学术管理的“柔性化管理”。大学是以培养人以及传递和革新知识为宗旨的,与工厂不同的是它产出的是人才和知识,而不是一般作用上的产品。由此,以本质上讲,上司不能像对挖掘工或以前流水线工人那样对知识工作者发号施令。让学术权力在大学内部权力结构中占据主导和主体地位有利于转变行政权力所带来的“刚性管理”的弊端,使大学管理更柔性化,更人性化。

2.行政权力的内在限度

大部分学者认为,大学的行政权力体现为“科层化”的特点,它以效率为行动的追求目标,以严格的等级制度为依托,由此又可称之为‘制度化’的权力[2]。教育家布鲁贝克指出,“无论学院还是大学都不是一个政治团体,它的职责不是行政管理,而是发现、发表和讲授高深学问,它的管理不是根据人数或少数服以多数的原则,而是以知识为基础的”[3]。然而在我国,应遵循学术本位原则的大学却成了一个行政本位的社会组织。在苏联“计划体制”下运作的大学方式很大程度上成为我国大学组织方式的样板,大学的职能实际上成为国家行政职能在大学的延伸。教师学术行为的评价标准不在于它是否具有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而在于它是否顺应了大学行政系统的权力价值。
由此,有必要实行大学行政管理的专业化,即管理由专职人员负责,担任行政职务就意味着放弃自己的学术权力,这样才能使学术活动不受妨碍,克服大学中的官本位。应当通过制度设计和立法来重新规范大学行政管理行为,让行政权力“合法”地退出其主导地位。

3.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冲突在大学教学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及理由浅析

(1)干扰教学管理
目前大学中的大多数管理者往往同时兼任大学教学职务,在整个教学系统中,教师与学生的声音往往会屈以于教学决策层的意见。此外,机构重迭,职能重复,分工过细,应下放的权力没有得到下放,院系一级管理积极性没有得到应有发挥,教代会权力有限,等等,都使两权力失衡。在教师管理、学分制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学术权力也没有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教学自由”、“学术自由”也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
(2)制约教学管理主体
行政权力的泛化必定导致“官本位”意识的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队伍中自上而下关心得更多的是“权术”而不是“学术”,关心的是如何获取更大的权力而不是如何让教学管理更加科学。不少人在等级森严的行政级别及其相关待遇的诱惑面前显得不堪一击,轻易放弃原有的学术追求,去做一些表面上的工作为其以后的职务晋升积累资本,教学管理工作成为他们借以进展的台阶。(3)导致管理重心的错位
本应是学校主体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反而成为行政本位思想下被支配的次要角色,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学术自由带来的独立自主的进展空间,以而使广大一线教学和科研人员逐渐习惯了被支配的角色,丧失了应有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在执行学校管理决策时,行政意志与部门意志的居高临下使得高校学术中心的特点被忽略了,理应在教学管理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专家和专家委员会在很多时候更像是一种摆设。即使某些高校为了形式上实现一线教师参与教学管理,在教学管理领域选拔普通教师参与其中,但是由于行政本位下产生的“教代会”等组织不能真正实现教授治校,大学管理重心由此错位。

二、对高等教育“人性化管理”的诉求

在大学管理中“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理念越来越得到学者的认同。作为与“人”的工作息息相关的大学教学管理,理应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在整个管理中贯彻“人性化”的管理,将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进展作为衡量大学教学管理效能的一个重要标尺,但事实并非如此。

1.大学教学管理人性化的重要量

人性化管理是一个具有典型中国语义的学术词汇,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来源于企业管理,其本质是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在信任和尊重人的基础上构建起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和谐、互信的联系,激发起被管理者积极的情感冲动和主人翁热情,以而共同实现管理目标[4]。应该说,人性化应是大学教学管理的价值追求。
《说文解字》诠释了教育的内涵:“教,上所施,下所教也;育,养子使做善也。”教学作为教育实施的组织形式,以诞生之初起就肩负着大学“育人”这一核心任务,教学的根本任务不仅要培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的人,而且更要培养有健康人格的社会人。由此,应让学生在教学历程中感悟到深切的人文关怀,侧重于精神追求的人性化管理是完成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大学教学管理若失去了人性化的原则,培养完满人的诉求便失去了最关键的动力源泉。

2.大学教学管理人性化缺失的现实剖析

(1)教师教学没有自由
我国许多大学的教学管理无异于“流水线”和“工业化”方式下的机械管理。这些管理制度不仅拟定了明细的规则、框定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进度和教材等,而且连课程教学的策略、手段乃至具体环节都加以限制。这些规定不仅限制了教师的教学自主权,而且把大学教学理解为一种“机械化”和“程式化”的历程,显然违背了学术自由的原则,也不符合大学的教学规律。
同时,为了保证大学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减少教学“事故”的出现,不少大学为“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制定了相关制度。诚然,这些制度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类制度中的某些条款将教师的教学行为加以牢牢监管,严重侵犯了大学教师应享有的教学自由和权利,不仅异化了大学教学的内涵,而且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2)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和进展
各高校为了实现学生学习历程的科学性,都对学分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但在不少方面仍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自由度。例如,对选择修读课程和教师进行了限制,忽略或损害了学生的利益。一些大学依然坚持“刚性”的教学管理方式,出发点不是服务学生,而是管制学生。具体体现在不合理淘汰学生、违反规定不授予学生学位和强制学生购买教材等方面。
“兼容并包”的特性要求大学理应成为学生在错误与失败中积极成长的天然教育场所,而且大学有责任和义务创造条件推动学生以失败走向成功,以错误走向真理。但一些大学似乎忘记了这些责任,对待学习一度失败的学生和曾经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一棍子打死”,不恰当地干涉了学生的成长。
大学教学的人性化特质要求知识的传授和健康人格的养成应该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融洽、和谐和平等的氛围中得以完成。然而,“学生至上”思想的缺失和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使学生被置于一种严肃死板的师生联系中,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僵化了教学方式,无法形成教学相长的积极氛围。
参考文献:
[1][加]约翰·范德格拉夫,等.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86~198.
[2]章晓莉.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探讨综述[J].学术交流,2006(10).
[3][美]丹尼斯·朗.权力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85.
[4]秦小芸.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不足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5:25.
[5]陈流汀,等.大学教学管理革新困境与突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赵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