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语文参与式教学活动设计

更新时间:2024-01-26 点赞:34168 浏览:15688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高考的指挥棒一日不变,应试教育就一天也不能消除。”这是很多奋战在教育一线的语文教师根深蒂固的观念。受这一观念和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尽管以2010年起,全国所有地区均已实行新课改,但以单一的传授知识为主的“填鸭式”教学仍然占据农村偏远山区的语文课堂,很多语文教师对最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参与式教学甚是陌生,更不谈运用了。即使有一些老师在公开课、观摩课或示范课中,为了迎合评委而在课堂中运用了这一方式,但不是新瓶装旧酒,就是照葫芦画瓢,空有形式的转变,只追求课堂的热闹而无真正作用上师生对知识的建构、互动和生成。可见,在农村偏远山区,要将新课程的实施落到实处,推广参与式教学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那么,什么是参与式教学?如何将参与式教学深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之中?本论文以两个方面作了探讨:

一、参与式教学的概念及设计理念。

二、语文参与式教学活动的设计。

【关键词】语文 参与式 教学活动 设计 参与式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到教学之中,共同构建、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进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它是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的一种彻底的颠覆。语文教师要想让自己的教学走出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桎梏,就必须用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去支配和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师生一起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的场所,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成为撞击学生思维火花,张扬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的载体;也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地走出传统的桎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语文运用、探究、审美能力的提升也才能落到实处。那么,我们该如何设计语文参与式的教学活动?在设计语文参与式教学活动时,我们该具备怎样的设计理念,下面,笔者就自己对参与式教学的理解和实际的教学经验,对这些不足一一展开探析,以供同仁参阅斧正。

一、语文参与式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理念

语文参与式教学活动的设计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之前,根据参与式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重难点,对语文教学活动的一种提前的策划和安排。语文教师在进行参与式教学活动的设计时必须具备以下理念:
(一)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紧扣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语文学习的目标而展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将语文学习的目标定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进展奠定基础。”语文参与式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紧扣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和语文学习目标,必须要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语文为目的。
(二)以学定教——即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认知能力、认知历程来动态地生成、制定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环节。既有预设,又要给学生留下充分发挥主动探究的生成空间。教师要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具体学习情况、适时地、动态地把握教学的历程,充分起到“组织者”、“引导着”和“协作者”的作用。
(三)教服务于学,学教相长——即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蹲下身子”跟学生交流、对话。帮助学生,和学生一起商讨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生一起研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不足。让自己的教紧紧围绕着学生的学,并服务于学生的学。

二、语文参与式教学活动的设计

语文参与式教学活动的设计实际就是将参与式的教学理念真正地深入到语文教学活动的每一个板块(环节)之中,让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成为充分展现学生个性,张扬学生思维和师生一起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的场所。
语文参与式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典型流程有:目标设置,课前准备、新课导入、质疑探究、拓展提升五个板块(环节)。每一个板块的设计必须顾及到彼此之间的衔接整合,还要紧密联系文本,更不能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就每一个板块的设计做一例谈:

(一)目标的设置

加涅认为:“设计教学的最佳途径,是根据所期望的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工作,其理由是教学是为了特定的教学目标”。语文参与式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考虑以下一些:
1.必须充分考虑三维目标在教学环节中的具体体现和相互生成;

2.目标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3.目标不宜过多,要契合内容的特点,并与学生的学情相切合,要考虑到目标的有序性、可操作性和可测性;

4.目标必须保留预设的框架,同时也要留有生成的空间;

5.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目标的制定中来。

【案例】
例一:《氓》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重点掌握女主人公的形象;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历程与策略

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寻找、发现、感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女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体察诗歌对个人追求与命运的深思。
例二:《荷塘月色》的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记住本课重点字词;

2.记一记文学作品中常见修辞手法和常见的体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阅读背景材料。

(二)能力目标

1.说出第四段景物描写的立足点,描摹的景物;

2.找到文中第四段的修辞句,辨明修辞手法,简单说出效果。

(三)情感目标

1.感受作者内心的情感与这段景物的联系;

2.感受“月下荷塘”的画面美。

简评:例一“知识与能力”中第1条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到了第2条就变成老师了,应该都是学生。因为对“历程与策略”的理解不到位,出现了“引导学生去寻找、发现、感悟”这样含糊其词的表述,行为主体不对,也无法操作。例二的教学目标表述较好,却按照自己的理解分为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缺乏整合。实际上,所列“知识目标”也包含能力要求,“记忆”本身就是最基本的能力;“能力目标”的两条也不仅仅是能力要求,更多强调的是“历程与策略”。可见目标的三个维度很难有清晰的分界,两个例子中分开表述三维目标的方式是不合适的,应综合表述。

(二)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上课前进行的与新授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相关的知识和物质两方面的准备,主要包括:
1.学生的准备:(1)对教师引导下的课堂学习内容的预习和学生自主进行的知识准备;(2)与学习内容有关联的原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历,学习体验的课前提取。
2.教师的准备:(1)辅助课堂学习的必要器具和学生小组的分设准备;(2)选择适合学生学习实际的参与策略;(3)精心备课,预设新颖有趣的与教学相联系的各种活动。如:即兴表演,观看录相,启发式谈话等;预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预设可供学生深思的不足、悬念等。

(三)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内容而展开;

2.必须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为目的,让学生能迅速地进入到新知内容的探究中;
3.新课导入设计要特别注意根据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现实学情进行“真实不足”的有效设计,要少而精,避开无意思的“弱智“不足和无效提问。
【案例】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导入:“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刘兰芝的不幸缘于封建家长专制,棒打鸳鸯散;祥林嫂的不幸根源在封建礼教,被逼再嫁却不为世俗所容,她苦苦挣扎仍得不到最起码的做“人”的资格。今天,我们再来结识一位不幸误落风尘中的女子,深思她的不幸根源又是什么。
简评:此段导语设计简而精,既紧扣教学活动内容,又注重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同时又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目的。收到一石三鸟之效。

(四)质疑探究

质疑探究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与教师、同学一起探究新的知识的历程,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感悟、自我体验的历程。
质疑探究活动的设计可以以下一些做起:

1.注重情境的创设,以情促教。

语文参与式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情境创设的策略是很多的,比如可借助各种媒体进行情境的创设,也可通过学生的模拟表演进行情境的创设,也可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进行情境的创设,还可联系学生的生活,通过生活实例来创设情境……
情境创设要注意以下不足:
(1)新设情境要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积极深思;(2)新设情境要尽量真实或接近真实;(3)情境创设要能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参与到教学之中并能互相之间展开愉快地交流、协作,共同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困难;(4)情境的设置要有层次、有梯度,要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注重不足的设置,用开放式的不足去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

【案例】
河北李哲峰老师在执教《作点辩证浅析》时,先出示三条警句:“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知识转变命运”。然后问学生,“你对哪句话感受最深,说一说。”学生深思后积极发言。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后,李老师又不失时机的抛出第二问“这三句话难道就没有缺陷吗,说一说你的见解。”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根本没考虑到名言还会有缺陷。李老师通过巧妙的提问,引发学生内心的冲突,迫使他们通过深思发现名言的破绽,最后形成比较合理的答案。最后,李老师在学生进行理性辨析的基础上抛出了最后一问:“任选其中一句名言,做一修改,写出一句最为辩证的名言。”这句话很好地把课堂的自主权交给了学生,学生的自主性与主导型得到了很好的结合。
案例浅析:李老师之所以能成功地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很好的教学目的,就是因为不足设置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不足的设置简而精,又有层进性,能够引起每一个学生强烈的内心冲突和探求。
结论:巧妙的高质量的不足设置不仅可以迅速地调动学生学习探求知识的兴趣,还可引发学生内心主体的深层深思,让学生由文本进入到对生命、生活与社会的深层认知与批判,进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但不足的设置一定要找准切入点,要简而精,同时要有梯度,让学生能在预设中生成。
3.注重咬文嚼字,在对精美语言的赏析中点燃学生参与探究的火花。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意味着认同之后的超越,意味着尊重之后的革新。而要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就需要咬文嚼字,需要对语言文字本身展开赏析与探讨。现行高中语文大纲版新教材,不论是选修教材还是必修教材,所选文章大多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所以教师在设计语文的参与式教学活动时,完全可以抓住语文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精美典雅的语言特点进行设计。比如在学习诗歌时,教师可设计“推敲练字”和“改换字词”的活动环节,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感受古典诗词遣词用字的精妙;学习小说、戏剧时,教师可设计“个性化的语言赏析”环节,让学生转变原文中人物的语言,然后与原文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鉴赏探析原文语言的精妙……
学生只有沉入到语言的赏析之中并能以赏析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精美,以而引发其内心情感的一种强烈的体验,才会真正地融入到语文的学习中去。这样,语文课堂就会真正成为学生抒写性灵、张扬个性、品鉴语言的场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就不再是一句空话或口号。
总之,质疑探究教学活动的设计,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除以上策略外,教师还可通过让学生改编剧本、模拟表演、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参与到文本的探究活动中来。但不论是哪种策略,最终目的必须是要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语文的学习和探究中来,达到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

(五)拓展提升

拓展,实际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延伸。其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讨论总结出的新的知识规律来发现探究新的不足的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进一步的深化和进展。
拓展环节有比较多的形式:文本之间的拓展、阅读的拓展、写作的拓展、生活空间的拓展、以原文本向超文本的价值空间的拓展等。教师在设计活动中的环节是,必须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设置拓展提升。比如在学习了《论语》等诸子百家的散文之后,可引导学生去阅读和探究诸子百家的其他文章和那个时代的人文精神、文化;在学习了小说诗歌之后,可让学生去阅读相关的小说、诗歌;学习剧本之后,可让学生自己改写剧本或根据身边的人事编写剧本并导演剧本等。通过这些设计,将语文以课堂延伸到课外,以书本走入生活,真正达到语文参与式教学活动设计的目的。
语文教育的实践表明,语文课不单单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符号本义,更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既广阔自由又博大的心灵高飞、情智远举的精神空间。语文学习的本质就是开拓学生的情感世界、建构学生的精神空间,充满了人文教育的本性。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最能体现新课程理念,最能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的新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对语文教学,特别是农村偏远山区的语文教学有着直接而深远的现实作用。语文参与式教学活动的设计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作为一种对很多农村语文教师来说还比较陌生的、新型的教学方式,任何探讨都是有益的。
作者单位:甘肃永靖县移民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