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泰罗式”教师教学绩效考评:风险与防范

更新时间:2023-12-17 点赞:12407 浏览:4857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论文摘要[摘要本论文首先诠释了“科学泰罗式”教师教学绩效考评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浅析了以“经济人”为人性假设的“科学泰罗式”教师教学绩效考评所面对的风险,最后提出了化解风险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科学泰罗式” 教师教学绩效考评 风险 防范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4-0039-04
[作者介绍]龚晓林,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副教授(贵州兴义
562400)
有教学就有评价,我国自开展对教师实行绩效工资以来,对教师教学的绩效考评就成为了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教师的教学绩效考评直接与学校进展和教师个人利益紧密相连。综观我国各类学校对教师教学绩效的考评,大都强调运用科学的策略罗列出一系列考核指标,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360度全方位的考评,把教师有意无意地当作“经济人”来假设,试图用科学的策略找出标准、制定标准,然后按照标准、按照制度进行考评,这种教师教学绩效考评方式与“泰罗制”科学管理有着惊人的相似性。科学的教学绩效考评果真能解决教育中的教师教学绩效吗?如果不能或不建全能,那它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风险?我们又将如何应对这些风险?诸如此类不足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不足。本论文针对这些不足拟就“科学泰罗式”教师教学绩效考评有着的风险及其防范提出一家之言,祈望得到同仁的批评指正。

一、“科学泰罗式”教师教学绩效考评的内涵

要弄清楚何谓“科学泰罗式”教师教学绩效考评,首先得弄清楚何谓“绩效”和“教师教学绩效考评”。所谓绩效,以语言角度看,顾名思义,其含有成绩和效益的意思;以管理学角度看,“绩效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它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前学术界主要持两种典型的观点:一是结果论者认为,绩效是在特定时间内,在特定工作职能活动上生产的结果记录;二是行为论者认为,绩效是个人与组织目标相关的行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多数探讨者都持后一种观点。对教师教学绩效考评的界定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其一,教师教学绩效考评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实现教学目标的情况,包括对教学业绩和教学效率两方面的评价。此观点主要侧重于绩效考评的目标性。其二,教师教学绩效考评是对教师的综合性评定,是教学历程评价与教学结果评价的统一。此观点主要侧重于绩效考评的综合性。其三,教师教学绩效考评是指:“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根据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系统,来商量和评鉴教师某一时段的工作体现和工作质量,以而推动教师成长的历程。”此观点主要侧重于绩效考评的历程性。可见,教师教学绩效考评应该是有效率和有效益的,也就是说,有效的教师教学绩效考评能够在既定的时间内充分完成预设目标,使教师在充分地感到“被信任”而不是“被整”的同时,能够使教学工作中有着的潜在不足得到充分的“暴露”,以而将“不足”化解于“无形”之中。总之,教师教学绩效考评的结果要真实、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
在此基础上来探究何为“科学泰罗式”教师教学绩效考评。“科学泰罗式”来源于泰罗制(Taylori),它是由“科学管理之父”美国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于20世纪初创立的,它强调把科学策略运用于企业管理之中,使作业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是一种在传统管理基础上创立的一种新的组织管理制度,曾极大地推动了企业的快速进展。因目前我国各类学校对教师教学绩效考评与“泰罗制”相似,故本论文把我国目前科学的教师教学绩效考评名之日“科学泰罗式’教师教学绩效考评”。笔者认为。它是一种绩效考评,注重效率与效果;又是一种教学绩效考评,适用于教学领域考评;它也是一种科学的教学绩效考评,偏重于用科学的策略来进行。由此,“科学泰罗式”教师教学绩效考评是指对教师在一定时期内所以事的教学工作,运用各种科学的标准与规范,旨在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对教学结果和教学体现进行科学地浅析、判断和认识的评定与评价活动。它是作为“经济人”人性假设的教师奖惩、调任、提升、职称评定的主要依据。其具有五个特点:第一是目标性,指“科学泰罗式”教师教学绩效考评在实施前都要制定考评目标,考评结果往往是衡量教师阶段性教学效果优劣的重要标准,为教师聘用、奖罚、晋升、薪酬等学校人事决策提供依据。第二是程序性,指“科学泰罗式”教师教学绩效考评是依据科学的原理,每一轮考评都具有科学的考评环节,体现一定的秩序性。一般流程是:制定考评案例一确定考评周期一确定评价者一制定评价标准一选择评价策略一收集信息数据一剖析评价结果。整个评价历程体现出科学的规范性。第三是标准性,指“科学泰罗式”教师教学绩效考评是有目的的,考评结果是要有一定区别的,所以科学考评势必有一定的标准。而如何把教师的教学情况考评得既科学又合理,其关键在于考评标准的制订与执行。第四是多维性,是指对一个教师的教学绩效要以多方面来考评,不能只看某一方面,而要多维度进行,这样才能客观反映出教师的绩效情况,使考评结果具有较高的效度。第五是模糊性,指“科学泰罗式”教师教学绩效考评无论如何科学,实际上有很多考评指标论述上可以量化,可实际上是量化不了的,这是由教师的劳动特点所决定的。考评指标过于宽泛,其考评结果说服力不强,信度不高;若考评指标过细,操作上会困难重重,不易落实。考评结果没有绝对作用,只有相对作用,因而考评结果只是模糊性的近似。

二、“科学泰罗式”教师教学绩效考评面对的风险

1 教师间竞争加剧,人际联系紧张,不利于科研团队的建设
科学化教师教学绩效考评初衷是要通过科学管理的激励机制,推动学校整体进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进展。可是,科学的绩效考评是有一定目的性的,自然而然地会分出“等级”或“优劣”,而且考评结果一般与教师的评优、职称晋升、奖金发放等直接挂钩。这无形中加剧了教师间的竞争,使人际联系更加紧张。其竞争影响往往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正向影响。部分教师由于尝到竞争所带来的“甜头”,他们认同竞争,这部分教师主要是年轻教师,他们有活力,充满朝气,乐于进取,敢于竞争,于自身、于学校进展是非常有利的。二是负向影响。对于一部分在竞争中失利的教师来说,他们往往体现为要么消沉,要么“异化”。有的教师会对这种年复一年的科学绩效考评持无所谓的态度,自甘落后,得过且过,并怀着“东边不亮西边亮”的想法,到处挣钱,不想在课堂、教学及科研中投入太多精力,往往以挣到钱来平衡自己在竞争中失利的心态,或者排斥同事,“文人相轻”,无形中加剧了教师问的紧张联系。还有的教师在竞争角逐中不甘“沉沦”,会不择手段地参与竞争,置教师的职业道德于不顾,可是,我们不要忘了“教师和学生是不同的,教师必须依照社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引导”。不可否认,科学化教师教学绩效考评所带来的教师间的竞争不利于教学科研团队的建设。试想,在一个团队中,如果每一位成员总是心怀“己欲”,对自己考评有利的事积极去干,否则就不干或不愿意干,这种教学科研团队能有革新力吗?答案不言而喻。论文摘要2 甄别功能突出,教育行政化蔓延,难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就我国现行的学校教师教学绩效考评而言,无论是年度教学考核,还是学期教学考核,其教学考评的主体基本上是学校的领导(管理者),而教师被视为考评客体,教师在考评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而学校领导(管理者)则掌握话语权,其发出的强势话语往往充斥整个教学绩效考评的全历程,作为考评对象的教师基本处于一种“失语”状态,当然也就无法体现自己在教学考评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就难于调动。首先,作为被评者的教师总是担心考评结果,对考评者心存芥蒂,处处设防,容易形成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对立联系。其次,因为科学化教师教学绩效考评的结果是作为确定教师薪酬、奖惩、升降的标准和依据,毋庸置疑,在科学考评的价值取向上,由于学校领导(管理者)“付出”与“回报”没有落差或者落差不大甚至比设想得还好,这种“诱惑力”是令人羡慕和向往的,导致教师容易滋长追求“官本位”的思想,使教育行政化无意中得到强化。
3 教师行为趋向功利化,诱发教师反教育行为的发生
最近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发表了一篇题为《要与反教育行为作斗争》的文章,文章列举了五类反教育行为,即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特别歧视所谓“差生”、“后进生”;用暴力对待“后进生”;用非人性的标语口号来督促学生拼命学习;在学习中提倡竞争;拔苗助长,用沉重的学习负担剥夺学生幸福的童年。细读这五类反教育行为事例会引发我们更深刻的深思,所有的这些反教育行为的出现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都跟我们的教师有关,都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关,进而都与科学绩效考评下的教师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可以说,科学化教师教学绩效考评是诱发教师反教育行为发生的幕后推手。基础教育中反教育行为时有发生,高等院校学术腐败也时有发生,究其理由都跟科学的教师教学绩效考评密切相关。当前的科学化教师教学绩效考评制度要求教师必须发表教学科研论文,否则考核难以通过,这种制度促使部分教师价值取向功利化,不择手段地多出毫无价值的所谓“探讨成果”,浪费有限的教育资源。
4“经济人”教师人性假设凸显,影响教师的专业进展
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雪恩(E·H·Schein)于1965年在其《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四种人性假设论述,即“经济人”、“社会人”、“自动人”、“复杂人”假设。他认为,“经济人”假设这种论述产生于早期科学管理时期,其论述来源是西方享受主义哲学和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劳动交换的经济论述,即认为人性是不勤劳的,干工作都只是为了获取经济酬劳,满足自己的私利。“科学泰罗式”教师教学绩效考评其实质是不自觉地把教师作为“经济人”的人性来假设的,强调科学考评的结果是作为教师奖惩、调任、晋升、职称评定的主要依据,无形中把教师作为“经济人”来看待。这种人性假设,并不是都要对人的本性究竟是什么的不足做出具体回答,而是为我们提供了各种视角来理解“科学泰罗式”教师教学绩效考评所带来的种种风险。其一,“经济人”的本性是自利的,追求自身作用最大化是人的本性,容易使教师认为以事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经济回报,容易导致教师忽略对教育本真的理解和追问。其二,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应遵循最大化原则,作为“经济人”的教师能够经过精密的计算和利弊的权衡,对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进行最优化选择,以选择一个能给自身带来最大利益的案例。这样容易把教学绩效评价当作竞争的目的,不择手段地参与教学绩效考评。其三,“经济人”的行为源于经济诱因,强调物质是刺激教师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主张实行符合科学规定的标准化的教学,必定会导致教师的“物化”和“异化”。
其实,“科学泰罗式”教师教学绩效考评中人性假设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教师看成一种理性的有着,往往忽略了教师作为社会人的社会性需要,也忽略了教师作为“{我实现人”的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由此,在“科学泰罗式”教师教学绩效考评环境中的教师想当然就是这样认为,以事教育教学是为了存活的需要,教师努力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高的经济回报,以此来提升生活质量,以而导致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适应和应对“科学泰罗式”教学绩效考评,这样势必会影响教师的专业进展。

三、“科学泰勒式”教师教学绩效考评风险的防范

事实证明,科学不能解决教育中的所有不足。我们总是试图利用数理统计、模糊数学等现代工程数学和科学系统工程策略的考评模型来解决教师绩效考评,且不计成本地推行科学化教师教学绩效考评。要知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决定了教师教学绩效考评不能用科学泰罗式的策略来“执行”。如果是这样,其必定的结果是会使反教育行为越来越多,离教育的本真越来越远。理想的、本真的教育应该以以下三方面来化解科学化教师教学绩效考评所带来的风险。
1 对教育充满敬畏
教育本应该是圣洁的,不仅在于其能防止假、丑、恶的侵蚀,也在于其有着无穷的魅力,让人类生生不息地追寻她的真谛。教育有其自身的独特系统和运转逻辑,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颗颗敏感的心灵。教育是性灵的、崇善的,能“保持生命,推动生命,使可进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由此,没有理由不让我们对教育心怀敬畏。所谓敬畏,就是指又敬重又害怕,是人类面对神圣的事物和力量时产生的重要而又复杂的情感。如果我们对教育充满敬畏,在科学化教师教学绩效考评中,在面对多种科学设计的表格、问卷、调查、座谈面前,教师也就不会再对考评结果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成为教育的背叛者;领导们也就不会过多地指手画脚地干涉教育,也就不会有过多的领导指示和教育行政化的蔓延;全社会也就不会再以校长的身份和行政级别去衡量一所学校,反之给予教育更多的是理解和无微不至的支持;师生之间、同事之间、领导与教师之间的联系也就会和谐相处。当然,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不能重拾对教育的敬畏感,中华崛起可能永远只是一个梦”⑧。
2 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教育,要重视教育就应该让全社会所有人尊重教师,提升教师本应拥有的社会地位。而要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关键是要提升教师的待遇,让教师成为令人向往的职业。在这方面日本做得很好,正如平蟓益德先生所言:“在日本,教师被称为’神圣的职业,日本教师在谈到自己的职业时都有一种光荣感和自豪感。”在当今的日本社会,教师职业被认为是可以奉献一切的崇高职业,人人尊敬教师,教师待遇高、收入稳定且失业危险性很小,这正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的“教师是太阳底下再没有比她更优越、更光荣的职业”的现实诠释。可见,教师的社会地位如何可以折射出一个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要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提升教师的待遇,“当教师为职称而折弯腰时,教育的崇高和神圣不仅荡然无存,甚至连教师自己也斯文尽失了”。另一方面,要严格把好教师资格人口关。教师资格制度相对于西方我国起步较晚,1998年我国开始教师资格认定试点工作,到2001年4月,在全国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可以说,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自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素养得到了稳步提升,但与我国社会经济快速进展的要求并不协调。在当今的中国,学校吸引最优秀人才的引力并不够,师范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往往比综合性大学要低,获取律师资格、医生资格等行业资格都比获取教师资格要容易。其实,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与提升教师准人资格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自然而然也就会提升教师的准入资格,同样,提升教师的准人资格,那势必会提升教师的待遇,让全社会关注教育、投身教育、奉献教育,让教育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理想职业。当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应有的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较高时,科学化教师教学绩效考评的甄别功能势必会弱化,教师的教学工作就不再局限于应对各种考评指标了,教师自然会严于律己,为他心爱的教育事业而努力工作,无形中推动了教师的专业进展。
3 增强教师的道德自律意识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是教育的核心不足。教育培养人的神圣职责决定了教育有其自身内在的运转规律。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利用科学化教师教学绩效考评来导引教师教学工作,其实不符合教育的内在进展规律。教师的工作极具复杂性,教师的教学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理智、有个性的活生生的生命;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展心智,还要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进展。教师工作在实践上具有弹性和延续性,在空间上具有广延性。教师工作需要主观能动的示范性和创造性,不仅需要言教,还需要身教。教师的教育效果往往具有滞后性(或者称之为后效性)。我们总是喜欢用教师教学绩效来科学考评教师其实是很幼稚的,“为了考核而考核,无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因为有很多的考评指标看似能量化,可实际是量化不了的,因为教师所以事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智力劳动,仅凭一些指标要对教师教学绩效做出360度全方位的精确的考评是不现实的。
我们在神圣的教育面前应该遵循教育自身的进展规律,培养教师对教育的信念,增强教师的教育道德自律意识,即便没有考评也能做到对教育改善的自觉,达到教学评价的“无为”,这其实是最大的“有为”。当然,有教学就有评价,我们也并不是要一味排斥教学绩效考评,考评本身并不能说明什么,正如斯塔佛尔比姆所说:“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善。”只是我们过度地依赖科学理性的策略和手段去解决教育中的评价不足,容易使教师行为趋向功利化,诱发教师各种反教育行为的发生。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