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

更新时间:2024-01-08 点赞:6664 浏览:2187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论文摘要摘要: 随着社会进展,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对以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各行各业的以业者都有着不同的压力来源,其中相当一部分以业者长期处在高压状态下身心疲惫。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专业以事德育工作,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虽然国家教育相关部门非常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但辅导员被赋予的干部和教师的双重身份及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复杂性、多变性,决定了高校辅导员比专业教师受到更多的困扰,职业倦怠感产生。
关键词: 职业倦怠高校辅导员影响因素干预对策
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职业衰竭”。职业倦怠的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用来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以业者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是指在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厌倦工作的痛苦感受是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职业枯竭可体现为身体疲劳、情绪低落、创造力衰竭、价值感降低,工作上的消极状态还会影响以业者的整个生活状态。美国学者德沃肯曾说,且不论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体及学校组织产生什么样的不良后果,这些被重压下的教师教的学生才是最终的牺牲者、受害者。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者的负面情绪、对辅导学生冷漠、置之不理的极端态度,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职业规划、个性进展、人格成长,甚至是学业,最终影响人才培养、教育质量。以业者长期处在高压状态下,对工作丧失,对工作对象日渐反感,身心耗竭的状态被称之为“职业倦怠”。在过去的100多年里,国外有关职业倦怠的课题探讨迅速进展,职业倦怠目前已经成为组织心理学与职业健康心理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探讨领域。这种状态的有着不仅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工作业绩,对个人和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当前在我国,职业倦怠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职业倦怠成为职业心理学探讨的一个热点。对各个行业的倦怠指数调查中,高校教师的倦怠程度仅次于公务员和物流以业人员,高居第三位。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探讨价值

首先,经笔者前期调研了解,目前辅导员发生职业倦怠现象的以青年辅导员为主(青年定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界定的34岁以下的人为青年)。由于对自身认知不足、对前途充满期许、希望工作富有挑战性与成就感、面对家庭个人进展困境等因素,青年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感较年长的辅导员更加强烈。
其次,高职学生生源素质较本科院校生源素质略低。本科高校辅导员往往能够切实发挥指导者的作用,但是高职学生除了学习能力差外,生活能力、处理事情的能力也较低。于是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一方面要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另一方面要顾及学生的生活起居:宿舍卫生、早操出勤、考试报名等事务性工作量加大,青年辅导员有必要针对所面对的职业倦怠不足寻找解决办法。
总之,辅导员职业倦怠像一股可怕的暗流,不仅危害辅导员以业者本人的身心健康、专业素质提升和个人的职业进展,更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育事业的进展。以辅导员职业倦怠探讨实际视角出发,科学运用职业倦怠相关论述,仔细浅析辅导员职业倦怠体现、原因及预防倦怠的对策,为辅导员队伍优化建设提供论述依据,建立和改善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激励机制,推动高校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革新化、科学化,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优秀建设者和先锋作用的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探讨的基本内容

高校辅导员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团建、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奖勤贷助、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指导教育等八大专职工作。强大的工作压力、繁忙的工作事务和特殊的职业要求使得高校辅导员这支队伍职业倦怠现象凸显出来。学生管理工作是包括辅导员在内各个部门协调运作的工作,需要梳理辅导员的职能定位,重点理清辅导员和班主任、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和行政人员、辅导员和高校后勤及其他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要想方设法地加强辅导员优秀队伍建设,充分明确队伍建设的核心目标,理清队伍建设的科学化体制机制,以全局上抓住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吸引优秀的人才来自愿以事辅导员工作,打造优秀的辅导员科学化水平团队。
1.进一步明确辅导员职业素质,改善辅导员年龄层次分布。让辅导员在入职前就明确自己会面对怎样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性质,浅析自己能否胜任该工作。辅导员工作直接面对人的工作,这项工作对辅导员的要求相比较较高,要学会为人师,行为举止高雅,工作要能力强、水平高,具备各个方面的素质,辅导员岗位是非常锻炼人、培养人的地方。年轻的教师经过辅导员工作的洗礼,可以很好地实现思想感情的升华,也可以锻炼各个方面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人生经验。
2.积极调整高校辅导员的培训系统,做到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具体事务操作培训与工作理念、全员培训与骨干培训、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岗前培训和岗中培训相互结合,增加交流学习机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来自于革新,辅导员工作同样需要不断与时俱进,积极探讨适应时代进展需要的工作方式。推荐优秀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努力实现骨干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靠拢。高校专职辅导员在职攻读学位和国内外业务进修,应及时纳入高校教师培训计划,享受高校有关鼓励政策的优待。
3.提升评价辅导员工作成效、辅导员工作量认定与激励机制。除了日常的学生管理与教育外,青年辅导员思维活跃各有所长,如何激励他们发挥特长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并认可认定他们的工作量,也是提升辅导员成就感的重要途径。要合理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管理,制定高校辅导员工作章程,明确其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落实工作负责制。对辅导员工作进行考评,考核结果要与实际职务聘任、奖惩、晋级等相应挂钩。要通过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考评相结合,充分实现对辅导员队伍的严格要求,严格制约。要树立一批先进典型辅导员,宣传先进事迹,充分肯定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突出贡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真正落实好这项工作,就必须用实招、用实劲、办实事,努力提升管理科学化水平。既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把方方面面的事情做优秀,又要立足现实,抓住关键,尽快突破必要环节。辅导员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需要高效准确掌握第一手信息资源,时刻把握学生的情绪变化,努力了解学生的要求,用心贴近学生的真实情感,做到学生有不足首先想到辅导员,首先问辅导员,首先告诉辅导员。加强辅导员队伍团队建设,有利于积极地引导广大学生正确面对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等各个方面的不足,及时有效化解各种矛盾,维护校园和谐与稳定,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持续进展。
参考文献:
[1]孟勇.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与职业倦怠[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1.
[2]刘兆军.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对的形势及对策[J].石油教育,2001.3.
[3]王政书.浅论高校辅导员工作面对的挑战与对策倡议[J].高等教育探讨,2007.6.
[4]李培忠.工作倦怠的论述探讨及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