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论“微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转变写作

更新时间:2024-04-02 点赞:23320 浏览:9885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微时代”的到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机制提出了挑战,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以实体型思维转向联系型思维,以主客分离型思维转向主客统一型思维,以静止型思维转向过程型思维,以灌输型思维转向体验型思维,以形式说教型思维转向情感内化型思维。
关键词: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转变
作者介绍:孙芳(1976-),女,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思想政治论述课教学部,讲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探讨生(北京
100084)。(河北?保定?071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华北电力大学教改重点项目的探讨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126-02
微博作为一种开放式互联网社交平台自2006年诞生以来就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尤其是受到青年网民的追捧。进展到今天,微博已经成为一种网络文化现象,在高校大学生中“全民织‘围脖’”的景象蔚为壮观,微博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信息圈、交际圈、舆论圈、娱乐圈。在微博以其强大的功能将言论引向深入自由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方式必须转变,以直面这一鲜活有着且呈爆发式进展的教育背景。

一、“微时代”的即时交互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挑战

微博具有即时交互性的特点。只要有发布的终端设备,对不足不需要做深入的深思,不需要系统的组织语言,就可以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发布到网络上。再加上现代手机强大的智能功能,微博可以做到随时随地的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直播上网,这些信息还可以通过“关注”功能迅速扩大传播范围,甚至形成具有强大影响力、号召力的社会舆情。这种信息的即时网状传播,虽然使个体意志得到了充分的张扬,但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信息的不可测、不可控。在“人人都能发出声音,人人都能被关注”的微时代,大学生这个处于特殊环境、特殊年龄、特殊心理的群体,成为对教学论文各类文化观念嬗变最为敏感的群体。在微博中,大学生接触到各类形形色色的信息,其中也包括各种社会思潮,甚至虚假信息。于是,课堂不再是获取信息的单一向度,教师不再是理性的传统代言,学生可以凭自己的主观感受自由选择“言论导师”、“励志偶像”。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并非想要把学生培养成整齐划一的盛满美德的模具,把教师塑造成拥有权威、不可置疑的完美先生,但是,毋庸置疑,在学生还没有系统地学习和深入地接触到主流价值观时,“微时代”的信息交互与开放,无疑会干扰大学生对事物的判断,造成对主流价值取向的误读、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缺失。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以事实际活动的人,……这种观察策略并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以现实的前提出发,而且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进展过程中的人。”“现实的个人”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和出发点,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探讨人、培养人、进展人的一门学科,更要以“现实的个人”出发。在今天,“现实的个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生活在“微时代”的个人。如果我们还固守着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不能以已经变化了的“现实的个人”出发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何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微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转变的启迪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思维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效果,“微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方式要实现五个转变。

1.实体型思维转向联系型思维

众所周知,西方哲学探讨的旨归即对实体的追问,这源自于本体论哲学和认识论哲学的“形而上”的追求。曾几何时,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哲学和智慧的进展,但随着科学的进展和哲学不足的深入,实体思维日益暴露出其缺陷。“实体思维即以‘实体’看待事物的方式,以这种思维方式看待事物,事物由若干个实体构成。这些实体彼此不相关联,每个个体是孤立的、固定的、静止的。事物间的联系是一种外部联系,不是发自于事物的内部。”这种实体型思维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呈现表征就是追求教育中的一个最高实体、一种绝对者,欲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规律;其思维逻辑就是二元对立、非此即彼。实体型思维方式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被教育者理解的单一化、简单化、固定化,看不到人与环境、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四重联系,看似是最重视人的教育,而实际效果却是“人”仅仅被赋予了政治的手段,远离了价值的诉求。被教育者距离自我、距离社会渐行渐远,成为与周围事物“绝缘”的孤立有着的名副其实的“被”教育者。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并非是“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的,人类正是通过活动形成了客观的社会联系,进而又在这种社会联系中形成、改善自己的性格特点、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社会联系的有着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思想政治教育理应是“联系中”的教育活动。由此可见,联系思维是马克思哲学中的一种本原思维方式。“具体地说,就是理解一个事物时,不是以此事物去理解此事物,而是以与此事物相关的他事物去理解此事物,即以彼事物的有着去把握相关的此事物,或以此事物的有着去把握相关的彼事物。”[3]21世纪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微时代”的即时交互性,在互动联系中动态追问“人成为怎样的人”、“人怎样成为人”,利用各种介质的互渗互斥发挥对被教育者的导引作用。思想政治教育需以“不食人间烟火”回落到“凡尘俗世”,与现实的世界相联系,与现实世界的个人相联系。重视“现实的个人”的需求、尊严、价值和进展。

2.主客分离型思维转向主客统一型思维

实体思维在教育实验探讨中预设了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分离。主客分离、对立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它把主客体当成对立的、分离的,看不到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体现为教育者把被教育者当成纯粹的管控对象和施教对象,对其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只管“传经”不管“入心”。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很少交流或者没有交流,思想政治工作论述与实际脱离,没有针对被教育者关心的热点不足和思想实际,无的放矢,一厢情愿。
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