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打造扎实高效小学语文朗读课堂相关

更新时间:2024-04-13 点赞:21681 浏览:955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课程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如火如荼,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学校和教师不懈的追求。纵观现在的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还普遍有着着,多数学生能读得正确、流利,但读得有感情、读得有滋有味的却是少数。经过多年实践,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提高朗读指导的有效性可作如下尝试:

一、有效“指导读”是前提

教师指导学生读,学生通过读把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了,那么这种指导笔者认为是有效的。
1.以思引读,以读促思。小学语文课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读书课,但不是盲目的读,而是要以思引读,以读促思。每教一课,笔者都能找出贯穿全文中心的理由,让学生带着理由读,读思结合,在读中理解了课文,在读中抒发了感情。如教《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在学生读了课题后,让学生质疑。笔者以学生的理由中梳理出一个主要理由:“青海高原这株柳与我们家乡柳树有什么区别?”让学生带着这个理由读课文,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朗读,让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
2.指导朗读,寻准切入点。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往往过分强调纯技法的指导,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读得看似“有感情”,其实纯属理性化的“朗读技术”,并不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很多学生无病,总装模作样,声音和气息极不协调,这样的指导是无效的。朗读技艺的指导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要以重点的词语入手,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和启发,感受语句暗含的意思,只有这样学生的读才有“根”。如在教《桂花雨》一课时,在指导品读、赏读描写“摇花乐”精彩片段时,笔者指导学生抓住“铺”、“抱”、“摇”等动词,以不同的形式,表演摇桂花的动作,感受“摇花乐”。抓住“喊”字,指导赏读“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加上动作,联想着春雨飘落在头发、脖颈上的感受,他们读得热情快乐、神采飞扬,仿佛他们就是文中的小主人。这样的指导是有效的,通过重点词语入手,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读,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提高了朗读水平。

二、有效“选择读”是关键

朗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展示富有个性色彩的朗读。学生朗读时,形式的选择是个性化朗读的体现。体现形式有很多,比如表演读、分角色读、自由读、小组合作读、竞赛读等等,作为教者要根据文本内容需要选择合适的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1.朗读时创设直观的场景。情境教学法已被广泛运用于各科教学,同样,在朗读教学之前创设直观形象的情景,会使学生更能入情入境,更能激发学生强烈地朗读期待。如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一课,笔者先播放“摇篮曲”音乐,然后课件出示一组温馨的画面——母亲怀抱婴儿、母亲教孩子学走路、母亲教孩子学认字、孩子长大搀扶母亲等。笔者深情描述:“同学们,你们听着这音乐,看着这画面想到了谁?(相机板书课题)你们想知道这一课写的是什么?想读课文吗?”此时看学生那神情,就知道他们都迫不及待想读课文了。
2.朗读时创设想象的场景。让学生朗读时根据文本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以激起对文章内在意境美的再创造,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把握会更深刻。有效的想象朗读会使语文课堂时刻处于高效运作之中,课堂因朗读而美丽,因朗读而感人,朗读时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课文,把课文包含的情感价值领悟升华。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识字》“沙滩、贝壳、脚丫”,“海风、海鸥、浪花”等几组词串时,笔者让学生在图片、音乐的启发下,边读词串,边自由地驰骋想象,想象大海的美景。这一环节的设计激活了学生的朗读欲,个个神情专注,仿佛来到了大海边,充分感受着大海的美丽与富饶。
3.朗读时创设表演的场景。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如《船长》、《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等这样的文章适合学生表演。对于这类文章,笔者经常让学生担当课本剧中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如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二自然段时,笔者创设肖邦和老师表演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进行角色体验,通过“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三个场景的“体验”,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此时此刻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语言、情丝和谐共振,关于这一节的背诵也水到渠成。

三、有效“评析读”是保障

在多种读的形式中,评析读是不可缺少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评议时,笔者重视评价的理念和策略教学论文,充分地尊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加上阅读材料本身内涵的开放性,不同的学生对文本会作出不同的“解读”,所以,笔者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欣赏学生看理由的不同立场、方式、策略教学论文。只要是学生读出真情实感的,做到了准确理解和表达朗读内容的,笔者就给予肯定。如教学《黄河的主人》第三自然段,指名朗读这一自然段时,对于“啊”这个字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读音,到底哪种正确呢?笔者组织学生讨论,经过大家激烈的思维碰撞后,得出的结论是尽管读法不一样,表达的情感也不一样,但都和语言文字所体现的特定的语境相吻合,都应该予以肯定。看着学生们读出了自己的体验,读出了自己的个性理解,笔者感到欣慰。
要想提高朗读评析的有效性,教师还必须精心设计朗读评价语言。我们要善用表扬,做到形式多样。在语文课上,笔者有时是信任地点点头,有时是热情地握握手,有时摸摸学生的小脑袋,有时捏捏学生的小鼻子,有时抛给学生一个微笑,当然更多的是运用鼓励性语言:如“你真是一个小播音员,可以上电视了。”“你这儿读得真不错,如果你把这个词读得再重就更了不起了。”“听了你的朗读,我都陶醉了。”这样的语言,常使学生如沐春风,朗读水平不断提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每个小学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要真正做有心人,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科学、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真正做到“以读为本”,那么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必将真正得以体现。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