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网络,浅论网络政治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

更新时间:2024-02-19 点赞:27706 浏览:1225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我国网络信息化的进展,网络政治环境已经在我国形成和进展,并逐步对高校大学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网络舆
情,是当前网络环境中最大的政治。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思想最活跃、素质较高、涉网最多的群体,是网络舆情的直接参与者,更是网
络政治环境中的重要力量。如何把握好当前网络舆情的方向,如何积极应对网络政治环境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这都是网络环境
下高校思政教育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理由。
[关键词]网络政治网络舆情高校思政教育
[作者介绍]刘静姿(1975-),女,广西柳州人,广西工学院党委宣传部,讲师,硕士,主要以事网络舆情工作。(广西柳州
545006)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051-02

一、网络政治与网络舆情

“网络政治”是在当代信息网络技术相对普及的情况下逐渐
进展起来的,网络政治,就是基于“第四媒体”——互联网的产生
和进展,在网络环境中所形成的政治。网络政治,又称赛博政治
(Cyber
Politics)、虚拟政治(Virtual
Politics)。关于“网络政治”,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确切的定义,我国学者杨伟民、吴显庆认为,
“网络政治是走向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政治进展形式,是网络和
政治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政治现象。它包括网络对政治的影响和
网络空间的政治活动两方面的内容”。刘文富则认为“网络政治
由三个层面组成:虚拟空间的政治现象——虚拟政治;网络政治
对现实政治生活的影响;现实政治主体对网络社会的能动的反
作用”。由此可见,我们可以以广义和狭义上对网络政治的概念
进行简单的规定,即广义的网络政治涵盖网络上的政治、经济、
文化、社会、民生等涉及国家、社会、人民利益的现象和行为;而
狭义上的网络政治,则特指网络中的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国际
政治等政治现象和行为。在广袤的网络政治环境中,网络舆情
是网络中最大的政治,是指“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
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
无论是广义上的网络政治,抑或是狭义的网络政治,都与网
络舆情息息相关。以广义上说,网络政治就是网络舆情。网络
舆情中的大小事项、方方面面,谈论的热点焦点,无不是国家或
社会上发生的大小事情,或联系到国家利益,或联系到网民现实
利益,无不以广义上构成网络政治的主要内容;以狭义上说,网
络政治与网络舆情中的民生、政治部分构成交集。网络舆情涉
及国家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体育文化、社会等众多领域,其中
舆情的政治领域就是网络政治的主要内容。公民在网络上或围
绕民生理由,围绕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参政议政等领域发
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等,一旦形成一定的规模,
即构成网络政治舆情。

二、网络政治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一)网络政治环境的特点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

网络政治环境,诞生于网络之中,带有显著的互联网特性。
当前的网络政治环境之所以要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因为
网络政治环境自身的特点,对大学生有着实实在在的影响。第

一、网络政治环境具有开放性。在互联网中,地区之间,国家之

间的界限消失,各种信息和资源充斥着网络环境。政治被带到
一个更为开放,范围更为广泛的环境中,各种意识形态和政治观
点难免也会混杂其中;第

二、网络政治环境具有快捷性。网络传

播速度之快,任何国家、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任何官员或民众
表达的政治观点,政府的决策和行为等,通过网络群众可以在第
一时间收到或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第

三、网络政治环境具有

平等性和自由性。在网络面前,不管你现实中的身份如何,你都
可以平等享有参政议政的权利,你都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只要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你的意见和观点就能被别人所看到
和重视;第

四、网络政治环境具有直接性。在网络中,你可以不

受他人限制,不拘泥于时间和空间,直接代表自己,对本国和社
会,甚至是国际社会上发生的方方面面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
直接参与到政治当中;第

五、网络政治环境具有两面性。网络政

治环境所带来的不仅是政治参与上更为平等和自由,不仅是参
政议政的方便和快捷,各种意识形态、政治观点的介入,网民的
非理性行为,都可能导致网络政治的风险,致使国家社会正常生
活发生动乱。当代大学生不仅是涉网最多的群体,更是涉网群
体中思想最活跃,素质较高的群体。他们熟知各种网络搜索引
擎,对各种聊天工具是驾轻就熟,更是经常性地登录到各种论坛
中关注及其发表言论。他们有着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政治责任
感,对国家和社会热点、焦点事件关注度很高。他们群体性的特
点,使得大学生的以众心理和行为也较其他群体强烈。这些特
点,决定了大学生不仅是网络政治的直接参与主体,更是网络政
治的主要影响客体。
网络政治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不仅有好的方面,也有着着
负面的影响。一些非主流,甚至是敌视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混
淆着大学生的视听;一些有失偏颇的舆情,容易引发大学生的非
理性参与,导致偏激的后果。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但易
于冲动的情绪,也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敌对势力所利用。大学
生的理想信念、道德责任感,也易于被网络中所充斥的各种言
1

论,所倡导的各种理想观、价值观所冲击,导致理想信念的缺失,
道德底线的泯灭。

(二)高校思政教育的功能决定了其在网络政治环境中的重

要地位
一切网络理由都来源于现实,网络政治环境所带来的负面
影响,网络舆情所造成的舆情危机,都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思
想、心理和行为的反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客体就是大学
生,并着眼于疏导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而引导高校网络
舆情向理性方面进展,以此达到构建和谐网络政治环境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导向功能、保证功能、育人功
能、凝聚功能对疏导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在
网络政治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可以有效引导大学
生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大学生在互联网中形成并牢固自
己的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及其行为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的保
证功能,可以在政治共识和政治原则上,在思想上和行为上,确
保与我们党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可以提高大
学生自身的素质,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心理,而以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教育我们广大学生,更可以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功能,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和
我们党政策方针的教育,可以把学生凝聚到我们党、我们国家之
中,为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调节大学生的网上行为
和心理。而高校的网络舆情,更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去积极应
对。高校网络舆情,既是网络舆情在高校的集中体现,又是高校
中的学生对学校中的人或事所发表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意见或言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情况进行调节
和引导,一定程度上能把高校的网络舆情引向积极方面。除此
以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探讨网络舆情的进展方向和动态
变化,通过建立及时有效的反应机制,并形成完善的处理网络舆
情的联动机制,把网络舆情危机消除在第一时间,确保高校网络
政治环境的和谐安定。高校中或社会中所发生的热点、焦点事
件,透过网络这一媒介,会把事件无限扩大,引来更多的关注,进
而形成高校网络舆情。因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要
具备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要有综合浅析能力及其政治
大局观,尽可能全面地了解网络舆情的走向和动态,提前预判哪
些事件哪些理由会导致网络政治危机。一旦危机爆发,则要迅
速作出反应,收集信息并浅析事情进展,有效引导和制约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舆情。
在第一时间联合有关部门,对事关高校的事件或理由作出行动,
实现网上理由网下得到最快的解决。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做到
位,才能构建和谐的网络政治环境。

三、网络政治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应对

(一)适应网络政治环境,加强和改善高校思政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应对新的环境,必须要适应网络政治
环境的新特点,以自身出发加强和改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时性。互联网传播信息的
速度和范围,都远比传统媒体要快得多和广泛得多,只有在第一
时间掌握信息,作出反应,才能适应网络政治环境快捷性的特
点;其次,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在网络平等和自由的
环境中,一味地强调灌输,不注重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互动,
则很难在网络政治环境中取得实效;再次,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
的整合程度。网络上开放的、丰富的资源,方方面面的内容和看
法,只有整合相关学科知识,整合相关政策法规,才能以总体上
把握网络政治;最后,要提高信息网络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
运用程度。只有结合新技术,运用最新的网络载体去进行思想
政治教育,才能吸引更多人的目光,取得更好的成效。

(二)网络政治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应对举措

只有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才能有效地构建
健康和谐的网络政治环境。网络政治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的应对举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设好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网

络阵地。在网络政治环境中,建设一个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阵地,是引导公众的舆论方向的一个有效途径。高校应结合
自身科研、教学优势,打造具有高校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
站,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革命优良传统,反应群众心声,表达
社会主流意见,积极引导网络舆情的方向。在高校网络环境中,
形成一个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

二、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形成有效的网络政治环境他律体

系。网络政治环境是一个虚拟与现实并存的世界,任何在网络
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都会在现实中受到应有的制裁。
如果网民一味地沉迷于网络中的虚拟角色不能自拔,一旦在网
络中侵害他人现实利益,做出有损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等待
他们的也只有现实法制的惩罚。因而,普及和加强网络法制教
育,形成网络政治环境的他律系统,对于构建网络和谐环境具有
重要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三、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构建网络政治环境的自

律系统。网络政治环境不仅需要他律系统的监管,更需要自律
系统的规范。网络环境不应成为网民发泄情绪的场所,应提倡
理性上网、文明上网。高校应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对大
学生加强网络德育,提升他们的人格心理,并形成良好的网上行
为习惯。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者

的职能转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直接联系到思想政治
教育的成效。网络政治环境下,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以自我
为中心的教育管理职能,必须向双向互动的服务职能转变。不
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使其具备应对突发理由的能力,
不断实现自我革新。

五、利用信息网络技术,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

法。网络政治环境依靠的是信息网络技术,要在网络政治环境
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忽视对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和开
发。也只有这样,才能以技术层面上不断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的
方式策略教学论文,以网络信息技术为载体,在网络政治环境中不断取得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杨伟民,吴显庆.论网络政治在我国的建立和进展[J].学习与探讨,2004
(5).
[2]沈宝祥.领导干部要适应“互联网政治”的进展[N].学习时报,2007-06-04.
[3]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刘毅.网络舆情探讨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