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村镇初中数学“学困生” 原因及转化

更新时间:2024-03-05 点赞:9629 浏览:3556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研究在广州珠三角村镇地区,使用课标教材(华东师大版)的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旨在为类似地区的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工作提供参考。通过问卷、访谈调查发现,在广州珠三角村镇地区初中使用课标教材后,不但没有培养出一大批学有余力的学生,反而是数学“学困生”的人数比以前有所增加。笔者从村镇教育特点、课标教材编写两方面深入研究其成因,主要包括:家长教育期待跟不上时展步伐,数学教师没有正视学困生问题,中小学数学学习方式差异,课标教材循环结构过多不适合基础教育等因素。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上进行反思,采取了提高学习动机,分层教学,创设适度的合作交流学习氛围等策略进行转化。【关键词】:村镇初中课标教材学困生成因转化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4-5Abstract5-8一、引言8-9二、相关概念的界定9-11(一)村镇的界定9(二)村镇初中的界定9(三)学习困难的界定9-10(四)数学学困生的界定10-11三、新课标下村镇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11-20(一)珠三角村镇地区特点的原因11-131、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期待值低,影响学困生的学习动机11-122、村镇教师的传统观念是数学学困生不断产生的另一个原因12-133、村镇小学、初中班制的差异134、村镇小学、初中数学教学方式的差异13(二)课标教材编写的原因13-201、知识循环结构过多,使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14-152、片面夸大|教学论文网|"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形式,导致学生思维能力下降15-163、繁复的实例背景问题,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16-184、课标教材的习题与新学知识不匹配,降低了学生的双基水平185、对学生的理解能力估计过高,使学生学习成功率降低18-20四、转化策略20-43(一)转变村镇教师观念,正视数学学困生的存在20-221、善于通过自己的言行表达亲切、信任的态势212、学困生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213、切忌左袒214、理睬和评价学生的反应21-22(二)制造强烈的数学学习"饥饿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22-23(三)进行有效分层教学,为学困生提供适度的成功与失败体验23-261、分层教学的具体做法24-252、控制适度的成功率和失败率25-26(四)重视知识结构的重组和反思,克服教材知识循环结构过多的缺点26-311、新课教学留意数学知识重组26-292、单元温习重视反思、重构数学知识29-31(五)培养学生"化繁为简"的能力,学会将问题数学化31-32(六)简化"实践、探索"过程,增加知识的教授和思维练习32-37(七)增加匹配的习练题,扎实打好"双基"37-39(八)营造适度的合作交流学习氛围,有利于数学学困生的转化39-40(九)组织好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防止分化40-411、调整教学顺序,使教材内容衔接学生的认知顺序40-412、留意挖掘小学、初中教材内容的联系413、让学生明确小学、初中的差异,提升学习数学的能力41(十)主动与家长沟通联系,形成转化协力41-43五、结束语43-44参考文献44-46致谢4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