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就业为导向中职语文教学革新思索

更新时间:2024-03-22 点赞:19042 浏览:829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如何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进行中职语文教育教学革新教学论文,是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努力探究的重要课题。笔者以为要转变中职语文教学学生兴趣不浓、教学效率不高的局面,应当继续我国千百年来母语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积累、熟读精思、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授之以渔,让学生有兴趣学,有能力学,终身受益。

一、基本不足

1.为什么教?

包括语文在内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素养培养的课程。基本素养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全面进展的底蕴。文化素质欠缺,文化根底肤浅,是现在中职生素质缺陷的最本质理由。文化以哪里来?以学校教育得来。语文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的工具,而且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对形成一个人的道德品格、文化底蕴,培养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职业素养是未来劳动者应具备的、现代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作为就业教育的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经济进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任务。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担负着极为重要而特殊的责任。语文学科鲜明的工具性,能使学生掌握并运用语言文字,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不足,可以为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及今后职业生涯的进展和终身学习提供能力基础;它丰富的人文性,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完善健康的人格奠定基础。因此,中职语文的教学目的就在于练习语文能力,培育人文精神,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专业学习和接受继续教育打好基础。

2.教什么?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与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具体地说,培养他们具有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教会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策略,养成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不足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进展打好基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高尚的审美情趣及爱国主义精神,要进展潜能,进展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学生正是通过听、说、读、写,不断地丰富和进展自我的内心世界,开拓精神的自由空间,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著名学者钱理群在很多文章中反复夸大“打底子”的概念:中小学语文教育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的。由于语文教育所用的教育材料是语言文字,是各类文体的文章,文学作品又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无一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因此,“用文学经典滋养下一代”,为学生打好终身学习的底子与终身精神进展的底子,就成为语文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只有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素养之后,才有可能进一步形成必须的职业素养。

3.怎么教?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就是推动教学论文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展”,“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教会学生学习,教师的“教”是为了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具体来说,在怎么教的不足上有一些值得关注:①深入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教材,找准浅析课文的切入点,深入浅出,生动解读。②精心设计教学结构。“导入”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兴趣;“新授”富有启发性,让学生动起来,积极介入教学;“小结与反馈”要精练,有所提升;“作业”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起着消化、深化课堂学习内容、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因此,作业的设计要精心,要有创意、有趣味,让学生乐意做。③遵循语文学习的认知规律选择教学策略,留意多种教学策略的优化组合,教学策略运用得当并有革新教学论文。④公道选择多种教学辅助媒体,有助于教学的深化。

4.怎么学?

语文学习讲究三点:感悟、积累、运用。
感悟: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属于基础性的语文学习,应当是直接的、感性的、大量的阅读实践和表达实践活动,由于我们的母语习得主要靠感性的体验和领悟,无需概念术语。但是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对课文作字字落实、句句清楚、面面俱到的串讲,而忽视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和感受。现在,我们应更多地思索学生如何“学”,以学生的求知需求出发,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拨,让学生自己感悟作品,也就是把“教”的过程变成“学”的过程。
怎样引导学生感悟呢?首先是“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包括诵读和默读。诵读是学语文的重要策略。在朗读、背诵中,感受语言文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培养语感。在静默的读书与思索中领悟文章的内涵,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与其老师辛辛劳苦地讲,不如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读,让他们用感觉去感知、专心去体悟,让他们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文化积累及创造性联想对作品进行咀嚼、浅析、评价。其次是“讨论”。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围绕学生提出的一个个不足展开研讨,以而把学生的阅读欣赏引向作品的深处,也引向学生心灵的深处。
积累:学语文,开卷有益,积累多多益善。千百年传统语文教育讲究博览群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大量的感性阅读积累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但目前的中职语文教育只学课本,一学期一册课本,教师通篇串讲,反复剖析,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效率不高。在中职阶段的语文阅读实践中,阅读量少是一个非常突出的不足。学生缺乏基础的语言背景和文化底蕴,教师的讲授难以引起共鸣。现在的中职生很少有课外阅读的习惯,而且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报刊及海量信息,他们不知也不会选择有助于提高自己全面素质的内容来阅读,而仅靠课堂上一学期二十篇左右课文的学习量,学生很难形成真正的语文素养。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利用课内与课外的时间带领他们一同阅读那些文质兼美的好作品,以中提高审美情趣,丰富精神生活,学会阅读与思索,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学生在书中浸泡久了,语文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运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革新教学论文的意见》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教育要更加留意知识的运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能力是一种通用能力,不论以事什么工作,都要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的本领。人们的听说能力和读写能力无一例外地必须通过听说实践、阅读实践和写作实践来培养,学以致用就成为学习语文的重要原则,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尤其应注重运用与实践,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精心设计并组织语文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基本思路

1.语文教学要力求实现“学力形成”和“人格形成”的统一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要围绕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己任,注重用人文精神熏陶、感染学生,也就是通过语文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转变学生,让他们做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教师还要善于将文本中的人文性自然延伸到职业素养方面,让学生真切地感到职业素养与自身息息相关,是他走入社会通向职场的通行证。在传授语文知识及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策略,养成读书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拥有足以胜任职业岗位工作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2.语文教学方式的建构,应纵向继续传统,横向沟通专业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