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外课程资源与语文教学和谐共舞

更新时间:2024-04-22 点赞:18822 浏览:8299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不断推进,教师作为课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体,不再视教科书为唯一的课堂教学资源。越来越多与课文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等有形的课外资源出现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既拓展了文本的内容,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又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眼界,有效推动教学论文了学生思维的进展、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熟悉上的偏差,引进和使用课外课程资源时常出现浅尝辄止、过度使用和发生偏移等现象。实在,语文教学中课外课程资源的适当引进和有效运用有着很强的“艺术性”。

一、激趣诱发阅读热情

利用课外课程资源也要选准最佳契机,要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熏陶中交融,用得时机恰当,用得恰到好处。课前精心引入某些课外课程资源,激趣诱发阅读热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在导入新课时,首先在大屏幕上播放一段视频:天游峰独出群峰,云雾弥漫,山巅四周有诸名峰拱卫,三面有九曲溪环绕,武夷全景尽收眼底,游人流连忘返。看完视频,教师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学生众说纷纭。当教师告诉学生这是福建省武夷山第一胜地——天游峰时,学生发出了阵阵赞叹声。随即引入课题:作者为什么不去描写如诗如画的天游峰美景,却唯独描写一位再普通不过的扫路人呢?此时学生阅读兴致盎然,自然迫不及待地走进文本。
一位教师教学《赶海》前,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大屏幕上,大海潮起潮落,海鸟上下翻飞;漫步在海边,踩着松软的沙地,迎着阵阵凉爽的海风,人与自然非常和谐。此时音乐响起,学生心灵自有感应,远胜于太多的课前导入语言。
还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月光启蒙》之前,先简单先容作者孙友田:长大后,孙友田成了一名煤矿工人,生活也很苦,但他白天干活,晚上坚持学习写作,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诗人、作家。他通过自己的作品,向读者传递着自己对“爱”的理解。多少年过去了,母亲那熟悉的声音依然响在耳畔,响在孙友田的心中。可是,同学们知道吗?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的母亲实在已经身患重病。请看原文的开头:(师深情诵读,配乐《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歌》)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可是不管怎样,作者永远忘不了,童年时母亲对自己的启蒙。随即出示课题“月光启蒙”。如此导入,弥漫着难以释怀的对母亲的感谢,以而促使学生满怀期待地阅读文本。
以上三种运用课外课程资源的教学策略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在课将开始,巧妙导入,或以景激趣,或音乐渲染,或真情流露。这样,充分诱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更为迫切地走进文本。

二、出色再现文本情境

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些古诗文的学习,一些关于历史的故事以及人物,一些先容异地、异域人情风俗内容的故事,与学存活在着时空的间隔,学生单纯凭借文本,难以透彻理解。教师假如及时提供收集、整理的课外课程资源,出色再现文本情境,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策略。
如教学《七律·长征》,学生对“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中的“暖”和“寒”的理解有困难。一位教师借机引进了红军长征途中“巧渡金沙江”、“血战大渡河”的历史典故,播放相关视频。学生对这两个字所包含的不同情感就不言而喻了,朗读起来情感自然就到位了。
因此,寻找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情境,有助于突出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投入文本情境中,感同身受,于潜移默化中,情感得到升华,品德得到熏陶。

三、悄然走进人物内心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有限的人生阅历,文本中一些寓意深刻的心灵独白,也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如课文《二泉映月》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劳难的一生,记叙了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再现了《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体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对于学生来说,要想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只有了解阿炳的一生所遭遇的不幸,走进阿炳,走进《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才能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历经种种人生变故的阿炳第二次来到二泉,以淙淙的流水入耳到了沉重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如何让学生熟悉到阿炳的叹息与呐喊不仅是为自己多舛的命运,更是为天下劳苦大众?教师可以出示阿炳的一些资料,组织学生读一读。阅读资料后,学生对这位苦命的艺人不由生出几分敬仰之情,以而清楚地理解了社会是不公的,命运是不幸的。然而阿炳更是倔强的,他要用自己唯一的武器——音乐,表达内心的悲恻,控诉万恶的社会!
这样,学生以与文本有效的对话,到与阿炳的对话,以而与文本中的人物以及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的阅读体验逐步深入,避免了浮于表面浅层次的文本理解。

四、有效放大文本细节

教学之前,教师应深入研读文本,掌握文本内涵,感悟文本思想,成为文本的知音。尤其要关注一些看似简单却富有深意的细节,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喜怒哀乐,教学过程中有效放大,将文本所蕴含的种种情感无声地注入学生的心田。
如《莫高窟》第4自然段描写“藏经洞”:“虽面积不大,却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如今仅存部分经卷。”教学时可以紧扣“六万多件”和“仅存”这个细节,播放苍凉悲怆的音乐的同时,显示如下一段资料:共有13300多件文物经英国人斯坦福之手流落国外;法国人伯希和花了600多两银子购得文物6000多件;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带走600余件作品;俄国人奥登堡掠走文物19000多件;美国人华尔纳掠走笔画精品20余幅、彩画两尊……触目惊心的数字,将侵略者的丑陋行径展露无疑,令人震颤之余,每一个人的心都被深深刺痛,强烈的爱国之心油然而生。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关注细节,精心设计,有效放大,同样能推动教学论文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以而对教材进行更全面、更深入地学习。

五、公道插入比较阅读

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既能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又有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推动教学论文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读出区别,读出联系,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文本。
如《螳螂捕蝉》一文中,关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汉代刘向在《说苑·正谏》中这样表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饮露水,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偶然而至,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伸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教学过程中可以这样比较阅读:这是一段文言文,能用课文中的一段话予以解释吗?
比较阅读时,还可以选择同一题材不同作者的作品,也可以选择同一作者不同风格的作品,亦可选择原文比较阅读。如学完《莫高窟》,可以这样引导比较阅读:“莫高窟的藏经洞内大量珍贵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了。读到这段沧桑的历史,我们不能不想到圆明园。同学们,请读一读《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再与《莫高窟》比较一下,看看两篇文章有什么共同之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朗读、思索和讨论,探究出《莫高窟》和《圆明园的毁灭》这两篇文章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这样的拓展性学习是一种深度阅读,不同的学生能够以不同的角度感悟两篇文章的异同。这样的拓展性比较阅读,对于学生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有些文章编入教材时,根据需要对原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改。实在,有些原文的语言更具个性,描写更为细腻,情感更为真实。如学完《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和原文进行适当的比较,帮助学生打开视野,多得到一点艺术的享受,多体验一点阅读的欢快,多提高一点阅读的能力。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